古玉染色作偽之法至遲始於北宋--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古玉染色作偽之法至遲始於北宋

入土年久的玉器,往往因土壤酸鹼度、密封性、溫度、濕度、有機物腐爛等物理、化學環境因素而引起質和色的變化,俗稱“受沁”。由於出土古玉或多或少都有沁色,因而人工染色仿沁是仿古玉和偽古玉的關鍵技術。
2013年07月02日16:4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商代受沁局部失色失透的玉蟠龍

商代受沁局部失色失透的玉蟠龍

  古玉品鑒

  蔣衛東 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長期從事浙江北部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與良渚文化結緣尤深。

  入土年久的玉器,往往因土壤酸鹼度、密封性、溫度、濕度、有機物腐爛等物理、化學環境因素而引起質和色的變化,俗稱“受沁”。

  古玉的受沁,明清以來就受到許多的關注,清代陳性《玉紀》所載最能代表當時人的認識,“凡玉在土中五百年,體鬆﹔受沁千年,質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爛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則爛為泥矣。”陳性推究古玉受沁的原因,不外乎“地熱上蒸”、“土氣剝蝕”、“外物浸淫”等幾種原因,認為繁雜的沁色(俗稱“十三彩”)是由不同的外物沁入玉質所形成,如黃色為土沁,白色為水沁,綠色為銅沁,紫紅色為血沁,黑色為水銀沁。

  玉有沁色,本是瑕疵,卻賦予古玉歷史的滄桑感和與眾不同的特點,因而深受古玉收藏者的喜愛。更有甚者,將古玉的不同沁色演繹為吉祥語,如“受一色沁者,名曰純一不雜﹔受二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稱三元及第,又曰桃園結義﹔受四色沁者,譽為四維生輝,又名福祿壽喜﹔受五色沁者,美稱五星聚魁,又稱五福臨門﹔更多色沁者,名曰群仙祝壽,又稱萬福攸同”。如此一來,受沁的古玉,不僅在形而上的層面符合儒家“君子和而不同”的處世理念,而且在形而下的層面,也具有吉祥福壽的寓意,討巧之余,也更受追捧。

  不過,考古資料表明,陳性等人關於古玉受沁隨年代變化的特征,多屬主觀臆斷。例如入土埋了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玉器,並沒有“爛如泥”,而仍保持著黃綠色、微透明的玉質特征。由此可見,古玉的受沁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地質學家對古玉受沁的機理,進行了多年研究,初步揭開了為什麼有些年代晚近的古玉受沁嚴重而興隆窪玉器卻能歷久彌新的秘密。聞廣先生認為古玉受沁,主要表現為透明度、顏色及表面光澤三者的變化過程,其中失透(即由半透明變為不透明)最早發生,然后是變色(即褪色變白),最后表面光澤喪失,即表面變為粗糙,甚至朽壞。他用半定量的方式,將古玉的受沁分為未沁、微沁、淺沁、中沁、深沁和烈沁六個階段。

  由於出土古玉或多或少都有沁色,因而人工染色仿沁是仿古玉和偽古玉的關鍵技術。玉器染色仿沁之法,至遲在北宋就已經開始,明清以來盛行不衰,王心瑤《玉紀補》中記載了多種染色仿沁之法。當代的染色仿沁,選用不同化學原料,再採用高溫、高壓、土埋等方法做舊。不過,這樣的染色多局限於玉器表面和綹裂處,不能深入玉器肌骨,因而與古玉如墨滴在宣紙上自然暈化、層次分明、渾然一體的沁色,存在不小的差異,可資辨識。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