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張老照片記錄民國北京風情--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114張老照片記錄民國北京風情

2013年06月21日08:3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故宮筒子河(護城河)外採蓮子的人。

故宮筒子河(護城河)外採蓮子的人。

民國時期的人物肖像,戴虎頭帽的小孩。

民國時期的人物肖像,戴虎頭帽的小孩。

民國時期的人物肖像,吸煙的老婦人。

民國時期的人物肖像,吸煙的老婦人。

自戴刑具還願者(舊時窮人祈願成功后,用這種方式向佛祖還願)。

自戴刑具還願者(舊時窮人祈願成功后,用這種方式向佛祖還願)。

西德尼·甘博

西德尼·甘博

你看過真正的地安門圖片嗎?你能想象巴黎和會簽約那天北京街上游行隊伍的模樣嗎?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一個名叫西德尼·甘博的美國人拍攝的照片中找到答案。一百年前甘博多次來到中國,一共拍攝了5000張左右照片,其中有2000張是關於北京的,如今這2000張中的114張被美國杜克大學帶到首都圖書館展出。

1908年至1932年,美國社會經濟學家、攝影家甘博在中國各地旅行,拍攝了大量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節日、婚喪嫁娶、公共活動、老建筑等,而當時發生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也被他用相機記錄下來。比如在1918年一戰結束時國人慶祝的儀式,1919年五四運動和1925年孫中山葬禮。

曾經的“公理戰勝”碑

美國杜克大學從2008年開始整理這些圖片,該校圖書館研究員周珞說:“看了這些照片以后你會了解到過去老北京人生活的樣子,這些和電視劇裡演的並不完全一樣。”當年建立圖片數據庫時遇到很多麻煩,那時沒有漢語拼音,甘博拼寫時的錯誤今天糾正起來非常困難。“有個地方我們猜了三年,sochou,一開始我們以為是蘇州,但是后來我們覺得不對。三年后我們才猜出來,甘博其實指的是隨州。”

讓周珞印象深刻的是兩張克林德碑的圖片。克林德是當時德國駐中國公使,1900年因與清軍發生沖突被殺。后來八國聯軍進京后,德國政府要求為克林德立碑,克林德碑1901年建成。在1918年一戰勝利時,國人將克林德碑拆除移至中山公園,改名為“公理戰勝”碑,1953年又更名為“保衛和平”碑。甘博用相機記錄下了當時克林德碑設立和移動之后的圖片。

民國初年才有的風景

北京史研究會副會長韓朴對甘博圖片中有時代背景和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內容情有獨鐘。甘博曾經拍攝下巴黎和約簽約當日北京街上學生和軍警緊張氛圍的圖片。而包括地安門在內的一批今天已經不復存在的古建筑圖片也是北京城歷史的極好見証。韓朴說,他看過的所有地安門圖片中,甘博拍攝的最清晰。

在甘博的相機下,一百年前北京居民的生活被一一展現。有一張圖是一個纏足的老太太穿著綾羅綢緞,戴著男人的瓜皮帽,手中拄著文明棍,嘴裡還叼著煙嘴。“這種多種文化的劇烈沖突,隻有在民國初年才找得到。”韓朴說。

甘博還曾經擔任北京基督教青年會的社會調查干事,而青年會原址就在今天的王府半島酒店。當時美國拿了三份一樣的圖紙在北京、漢城、東京建立了三座青年會,不過今天隻有東京的建筑還存在。

雖然經過5年數據庫的建設,周珞依然有些遺憾,有些地名他們仍無法猜出。比如甘博有張圖片標注的是四川蘇村,但是四川的蘇村不止一個。周珞表示,歡迎有人幫助他們指出研究中的錯誤和未解之謎。這些圖片也已經統一上傳到杜克大學圖書館數據庫中,供人們免費欣賞。

人物

西德尼·戴維·甘博(1890-1968),社會經濟學家,人道主義者和攝影家。他先后拍攝了5000幅和中國有關的黑白照片,為民國初年中國社會建立了一套豐富的圖像檔案。1984年,甘博去世15年后,其女兒機緣巧合在家中閣樓發現這些照片,美國杜克大學圖書館於2006年正式簽署了收藏協議。

(記者姜妍)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