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現場。
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的第44屆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前日閉幕。來自全球39個國家的304家畫廊,展示出20世紀以來的現代藝術,成就了近9萬參與者為期六天的藝術狂歡。而在這個以西方藝術為中心的藝博會上,亞洲藝術依然扮演邊緣角色:亞洲畫廊為21家,中國畫廊僅有5家。參展的北京公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瑞士巴塞爾上亞洲面孔看上去是有減無增。或許巴塞爾在有了香港品牌后,這種區域分化的傾向將更強化。
中國畫廊隻佔五席
5月23日舉行的香港巴塞爾之后,剛剛過去的一周瑞士巴塞爾無疑成為全球藝術熱點,來自39個國家的304家畫廊吸引了歐美、亞洲博物館及私人藏家近9萬參與者。相比香港巴塞爾中亞洲藝術贏得較大席位,瑞士巴塞爾則完全是以西方藝術為中心。而亞洲畫廊則為21家,中國畫廊則有長征空間、維他命藝術空間、博而勵畫廊、香格納畫廊、北京公社5家。其中,北京公社是巴塞爾名單中的“新秀”,其他亞洲國家如菲律賓和新加坡均是第一次有畫廊參展。
北京公社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瑞士巴塞爾博覽會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以西方藝術為中心,而中國參展畫廊近幾年一直徘徊在5家左右。其中,北京公社參加的是“藝術宣言”單元,以胡曉媛的《根處無果》個人項目入選,而在香港巴塞爾時則更能自主選擇參展藝術家。
完善歐洲和亞洲布局
中國現在已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這一切都讓西方的藝術資本為之動容,首屆香港巴塞爾的舉行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開局之后,香港巴塞爾上,大多數西方畫廊目前仍然未能打動中國內地的大客戶,因為其收藏趣味仍以本國藝術家為主。
反之,在瑞士巴塞爾上,其參展畫廊和藏家均以歐美為主。瑞士巴塞爾上亞洲藝術的比重其實是有所減少的。在國際藝術版圖中,不少國際性的畫廊早已代理了亞太包括中國市場明星們的作品,但他們此次展示的中國甚至亞洲當代藝術也有所減少,“這可能跟有了香港品牌后,藏家更加區域化有關。”
事實上,巴塞爾收購香港藝博會使其變成香港巴塞爾便有了完善歐洲和亞洲不同區域的決議。在舉行香港巴塞爾前夕,巴塞爾藝術展總監馬克·斯皮格勒告訴記者,“巴塞爾藝術展是以西方為主,但香港巴塞爾的重要特色是東方的、亞洲的,因此要更多地展示亞洲藝術品。”
但不管怎樣,巴塞爾有了這兩大平台后,則更有能力盤活西方和亞洲藏家資源。斯皮格勒告訴記者他們舉辦香港巴塞爾就是希望“香港不光吸引中國內地藏家,也會有亞洲藏家。”
對比:頻生變局的內地藝博會
相比國外資本對中國藝術市場的雄心,中國內地藝博會則經常傳出變局。從3月開始,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動向便成為業內關注話題。前兩天更有媒體報道,舉辦了六屆的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由於種種原因今年將不再舉辦。同樣北京藝博會市場上也有變局。記者了解到,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簡稱CIGE)也由於某些原因決定停辦一年。對此,“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告訴記者,舉辦藝博會必須考慮到生存問題。“對於我們來說,一年年的成長最重要,先生存再發展,我們現在跟香港沒有可比性,這不僅是說稅收制度這些硬件,更重要的是服務等軟件。”(李健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