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平行展現場,藝術家章紫燕、邱志杰、高潔的作品亮相(從上至下)。
1993年,13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被選擇進入威尼斯雙年展,來自中國的藝術“面孔”首次登上這個國際藝術舞台,來自民間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等前衛藝術,無疑是當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的爆炸性新聞。20年過去了,對中國而言,這一世界當代藝術權力場魅力不減,許多人為它“逐夢”而去。今年,在撬動資本和權力之后,近10場中國藝術家的平行展、成百上千中國藝術家同期擁擠在威尼斯舞台上,再度讓中國當代藝術在水城和國內引發熱議。
只是,時隔20年,當我們能用金錢搭建自己的威尼斯舞台時,中國當代藝術帶給世界的,卻很有可能淪為國內藝術界一場自娛自樂式的狂歡。
■ 威尼斯雙年展三大部分
自1894年舉行第一屆以來,威尼斯雙年展的組成部分最終衍變成由主題展、國家館和平行展三部分構成。
主題展:威尼斯雙年展最主要部分,每一屆由威尼斯組委會任命總策展人確定該屆主題,並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參展藝術家,其學術性被認為具有風向標意義。
國家館:由各個國家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官方場地中設立自己的國家館,國家館策展人和參展藝術家由該國家相關機構遴選。
平行展:由非盈利性藝術機構向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提交參展方案申請,組委會通過審查篩選后,批准在主題展和國家館之外舉行的展覽,展覽信息同樣收入當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官方畫冊中。
現象
中國平行展扎堆威尼斯
肖戈出生在藝術世家。作為老一輩藝術家肖峰和宋韌的女兒,最近幾年,肖戈多以活動策劃者的身份活躍在藝術界,2012年后,她又成為了肖峰·宋韌美術館館長。
作為館長的肖戈與中國眾多藝術家一樣,有著威尼斯情結。她在2012年底以肖峰·宋韌美術館的名義向威尼斯組委會申請了平行展項目“大運河”,但她並沒有把握會獲得通過——兩年前,時任“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副總經理的肖戈就曾提出過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項目,但遭到了拒絕。出乎意料地,今年2月19日,威尼斯組委會正式通知肖戈“大運河”項目予以通過,此前對威尼斯雙年展運營機制毫無頭緒的肖戈開始了忙碌。
實際上,今年收到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橄欖枝”的中國藝術團隊還不止肖戈。藝術家夫婦張瑋、喻高首次以“心·跳——當代藝術展”方案提出申請,也得到了威尼斯組委會的通行証。此外,呂澎、王林這些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的過來者也受到了再度邀請。
往年,威尼斯平行展有三四十個,而今年的數量則有48個,其中中國項目又佔了近五分之一,肖戈說:“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對中國的開放度加大了”。
內因
威尼斯品牌效應有很高吸引力
說起對威尼斯雙年展的熱衷,肖戈直言,100多年來,威尼斯雙年展用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意大利策展人曾說過,意大利可能有很多雙年展,但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一個,那就是威尼斯雙年展。”肖戈認為,全世界范圍內遴選總策展人、運行制度、學術水准等方面,威尼斯雙年展都是世界當代藝術的風向標。有同感的還有藝術家、威尼斯平行展項目“心·跳”策劃人張瑋。他告訴記者,威尼斯雙年展在視覺、提問題的方式上都是最強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超過卡塞爾文獻展。
然而,這個得到全世界認可的舞台畢竟是有限的:除了每兩年一屆的主題展,各個國家館選擇的策展人、藝術家也是有限的個位數。
在品牌認可和展陳機會有限的矛盾刺激下,威尼斯平行展似乎成了策展人更好的目標。“主題展、國家館和平行展在重要性上肯定是有區別,但國家館怎可能每一屆都能輪到你?想去威尼斯這個舞台,我們就隻能通過平行展這個平台。”肖戈說,因為中國館需要得到文化部的認可,所以不少體制外的自由策展人、獨立策展人無法獲得中國館策展人的機會,“平行展恰恰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去展示學術理念。更重要的是,這個平台還讓你接觸到全世界的交流、評價。”
外因
中國崛起后的付費能力受重視
但這一次,近10個中國平行展項目同期在威尼斯舞台上的亮相,顯得尤為扎眼。中國藝術家甚至有意將中國式的熱鬧帶到威尼斯:張瑋和喻高策劃的“心·跳”展開幕式一反西方品紅酒的慣例,而是蒸起了饅頭,大饅頭機一次便出爐百個饅頭,饅頭、黃酒、辣椒醬,讓開幕式充斥在中式飲食的嘈雜中。
不過,說起此次的威尼斯行,張瑋說進入平行展的隊伍只是一種巧合,“我們倆想在此辦展更多的並不是想著去扎堆”。張瑋和喻高去年策劃了一個項目參加了英國愛丁堡藝術節,這種工作加旅游的方式讓他倆上癮,便決定今年選個好玩的地方再玩一票,“我們就想下一個目標是威尼斯,去年就開始網上搜集威尼斯辦展的資料,沒想到還可以申請平行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張瑋和喻高向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提交了申請,2月18日,他們的首次申請便獲得了成功。
威尼斯對中國大開大門,在藝術策展人方振寧看來,這一方面固然是中國申請的人多了,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藝術家的加入可以讓威尼斯大賺一筆,這就是一筆生意。正因此,威尼斯雙年展從此前的3個月延長至6個月,這變相地增加了場租的收入,同時,展覽時間長了,看管問題、保安問題、住宿問題,都給威尼斯產業帶來不少收入。威尼斯雙年展在平行展上增加中國面孔,一大原因也是看中了中國的這種支付能力。只是在肖戈看來,威尼斯的這一金錢規則並不是從此屆開始,而是延續了很久,“大家都知道要交錢,但它的游戲規則讓全世界都得以認可,根源就是大家認可你的平台,具有學術性、開放性、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