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手稿首次大規模曝光--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錢鐘書手稿首次大規模曝光

2013年05月21日09:36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錢鐘書手稿

  揚子晚報記者獲悉,6月8日,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在現代文學館推出“也是集——錢鐘書書信手札專場”研討會。隨后,包括錢鐘書、楊絳、錢瑗書信及手稿等共計109件作品將於6月22日上午在北京萬豪酒店上拍。這些作品,當屬首次最大規模曝光,為近年學界所僅見。據悉,預展定於6月18日至6月21日。
  私人書信幽默詼諧如帶刺玫瑰
  據介紹,本專場包括了60件錢鐘書毛筆書信,13封楊絳鋼筆書信以及6封錢瑗鋼筆書信。這些書信都是與香港《廣角鏡》雜志社總編輯李國強的書信往來。從書信內容中獲悉,錢家與李國強相識於1979年,直到錢鐘書去世,兩家都保持著互相支持與幫助。
  有關專家分析,由於李國強編《廣角鏡》月刊,因此邀請錢鐘書撰稿。前后出版《干校六記》(1981年)、《也是集》(1984年)。此后,錢鐘書又托李國強用稿費買西方書籍,因此通信頗頻。信件內容涉及錢鐘書以及楊絳關於稿件出版的種種細節。專家進一步指出,這批拍品中最有價值的應該是書信部分,以前從未如此集中地披露。這些書信對於了解當年錢鐘書在改革開放初期與海外友人的交往,以及錢鐘書80年代的生活情況頗有意義。
  這些書信的文字都是用特別典雅、帶有錢氏“獨此一家”風格的文言文書寫。錢鐘書語言的幽默、詼諧、戲謔,是帶刺的玫瑰,是越咀嚼越有味道的橄欖。
  這批錢鐘書書法信札大多採用文言文、八行箋。八行箋是指古代的一種信紙,以數排的八列為一整張,每頁信紙都是八列,從右向左書寫。密密麻麻,是錢鐘書的書法寫作特點。這一點,從錢鐘書早期的手稿中即可看出。錢鐘書的書法既不是周正的楷體,也不是飄逸的行書,更像是帶有行書和花楷體的結合。他的文字就像梅花一樣,含苞盛放,疏密有致。但在錢鐘書晚年的鋼筆手稿中可看出手略微顫抖,因此,錢鐘書的早期毛筆書法墨跡都是相當珍貴的。
  原作手稿披露出版細節
  一是錢鐘書《也是集》。《也是集》由80年代初論文三篇加摘選《談藝錄》補訂本組成。此書於1984年由香港廣角鏡出版社出版。錢鐘書在前言中提到:“李國強先生要我自編一本文集,交給他出版。我很為難,幾十年前的舊作都不值得收拾,近幾年新寫的又太少,一時上也增多不起來。馬力先生出了個主意,費了些勞動,拼湊成這本小書。它與其說是我的成果,不如說是這兩位朋友的美意的標志。錢曾的‘也是園’以藏書著名,我不避冒牌我那個本家的嫌疑,取名《也是集》,也算是一部文集吧。”207頁箋紙鋼筆手稿《也是集》,記錄了錢鐘書創作中的思考,對於錢鐘書的研究者和粉絲們不失為最大的寶藏。
  二是楊絳的《干校六記》。該書寫於1980年,最早由香港《廣角鏡》雜志1981年4月號刊登,后由三聯書店1981年初版。書中記述了1970-1972年間作者夫婦在河南干校的種種“瑣細的舊聞和飄忽的感受”。《干校六記》出版時還有一段故事,吳學昭在《聽楊絳談往事》中記錄如下:“這部《六記》當時在大陸不好出,就托三聯的范用幫助將稿寄香港,范用看了喜愛得不肯寄出,他自己又不敢用。后來香港《廣角鏡》的李國強給他來電報說,‘你再不寄,我就專程飛到北京來取稿’。范用隻好寄出稿子,李國強親自下印廠,一星期內就出版了。”
  此書出版后,楊絳在與李國強的書信中曾透露,為了報答李國強對錢家三口的幫助與關懷,願將《干校六記》原稿奉送李國強留作紀念的。“我以前已經說過,版權於我無用,隻要書能在我國大陸上出版就行。《六記》在廣角鏡上的版權全歸你,一切由你作主。”
  上百件信札、手稿同時出現尚屬首例
  錢鐘書的信札、手稿等作品早已成為市場焦點,但是上百件作品同時出現尚屬首例。據雅昌數據不完全統計,錢鐘書書信、手稿、書法等作品共計上拍99件,總成交額589萬元。
  在2009北京華辰春拍中,1986年錢鐘書用行草書抄寫的《錢默存詩冊》估價為18萬至30萬,最終以62.72萬元成交。錢鐘書1947年作《致黃裳信札二通》於2011年秋拍以14.95萬元成交。同年的華辰春拍中,錢鐘書《致虞愚信札》僅一封信件,成交價便高達12.65萬元。錢鐘書研究專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謝泳指出,收藏錢鐘書書信的人群包括研究者、愛好者、收藏者。錢鐘書的書信、手稿,在當代學者中,是最受歡迎的。錢鐘書的信札判斷標准,一般原則是:毛筆高於其它筆﹔箋紙高於普通紙﹔原信封原信同在的,高於隻有信的﹔有學術內容的高於應酬的。

(責編:赫英海、魯婧)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