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中國美術不能總是帶“土特產”走出去 --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許江:中國美術不能總是帶“土特產”走出去 

2013年05月06日09:39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許江(資料圖片)

 人物名片

許江,1955年8月出生於福建。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去德國漢堡美術學院研修。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共生(雕塑) 許江

今年4月,許江與其夫人施慧在德國科布倫茨市路德維希博物館舉辦了“精神綻放”聯展。在北京見到參加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的許江時,他剛剛從德國回來,談起這次展覽很滿意,“我的‘葵園’從去年5月到今天,已經在卡塞爾文獻展和德國多個地方展出,但這次在德意志角的展出最為成功。這個地方有一種文化象征、文化情懷,葵豎立在那裡,把這些都激活了。”

翻開展覽報道的德國報紙,雖然語言不通,但從許多現場的報道圖片上,仍能感受到許江作品中的歷史滄桑感。“中國文化走出去是一個重要的命題,受語言的限制,那種文字類、語言類地交流傳播受到很大的影響,美術這種直觀性的語言最宜於被外國人接受。”圍繞他的這次個展,許江談起了他對當代語境下中國美術走出去的一些思索。

歷盡滄桑,卻仍然懷抱理想

美術文化周刊:德意志角是德國的一個地標,從未放過藝術品,您的葵園《共生》是首個破例展出的藝術作品。您對這次特殊的展覽,有什麼感觸?

許江:德意志角上展出的800棵、6米多高的金屬向日葵和蓮,組成了作品《共生》,這一片黑色的葵園好像被燃燒過一樣,又在重生后共聚在德意志角,和威廉大帝雕像遙遙相望,有一種特殊的歷史情懷。每天有幾萬名游客可以看到這片黑色的葵園,人們到了這裡撫今追遠,會想到德國歷史、兩河匯流和全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存等諸多的命題。

蓮是生長在水裡,葵則是生於少水的沙土中,它們的共生代表了文化的共生。現在又放在兩條河流匯聚的地方,更代表了一種多元文化的共生。這種共生的思想和歷史的情懷,把今天中國人的文化創造和藝術呈現,活生生地展示在外國人面前,他們覺得這很有意思。

美術文化周刊:您近年來的作品以“葵”為主題,寄予了怎樣的感情和思考?

許江:我畫葵、表現葵,其實是表現我們這一代人。我們曾經是向陽花開的一代人,經歷了“文革”時代的10年,又親歷了改革開放的30年,我們跟時代同步。今天我們漸漸老去,歷盡滄桑卻仍然懷抱理想,這是我的一個主題。

每個民族對於葵都有自己的認識,而一個蒼老的葵園帶給我們很多的想象。就像我在德意志角矗立的這一片葵園,仿佛一片廢墟,但是它仍然矗立在那裡,象征著一種重生。這種廢墟和重生之間的張力,帶來一種特殊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是我們這一代人心頭的糾結,是我們這一代人獨特的感情。全世界有相當多一代代經歷過歷史滄桑、受過磨難的人,希望了解自己的歷史、不斷振興走向富強的人,都能夠理解這樣一種情懷。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進行深層次的文化交流。這是我一直畫葵、反復畫葵的初衷。

面向世界,扣准當代中國

美術文化周刊:通過您多次在國外展出的經歷,您感覺他們對中國美術最關注的是什麼?

許江:中國美術走出去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就是國外的觀眾在關注什麼。通過這次德國媒體的採訪,以及我和當地藝術界和民眾的交流,我有兩個很深切的感受。一是感覺他們很關心這件藝術品在說什麼,內在的、當代的意義是什麼,而不是簡單地重復你的過去。與以往不同的是,之前西方人喜歡看到具有中國特色、與他們不一樣的東西,而導致中國在外宣展覽時賣我們的土特產、賣老祖宗的遺產。這種僅僅展示遺產的方式現在已經不夠了,他們熱切地想知道中國人今天的藝術創造、文化思想在表達什麼。

第二個方面是,你能夠給他帶去什麼,也就是說你這個展覽為他們的公民們提供什麼。我的展覽期間有很多小朋友來觀看,有一天來了一群四五歲的小孩子,他們抬頭看這些6米多高的葵和蓮,並拍照留念。后來這十幾個小孩子來到博物館的4樓畫他們心中的葵,每個孩子畫的都不一樣,他們老師把這些葵剪下來,涂上顏色放在紙筐裡,也形成一個葵園。看到這片葵我特別感動,我覺得葵園的精神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身上開出了生命之花,這是真正的文化共生。

美術文化周刊: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作品,來展現我們的文化?

許江: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拿什麼出去,我們的藝術創作如何扣准當代,面向世界,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感動人家,提升中國文化的形象,這非常重要。

我們傳統的文化,在當代文化創造當中已經活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我們應該把這種活化了的,帶有當代精神、中國特色的作品送出去,而不僅僅是拿傳統的東西送出去。既不是簡單地重復過去,也不是一味地符合西方的審美,而是把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懷,把中國傳統在今天仍然鮮活的東西拿出來,代表中國同世界進行交流。

鮮活的藝術,才可以穿越語言

美術文化周刊:而目前很多走出去的展覽,還是簡單地用中國符號和“土特產”。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許江:我們的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思路和整體設計,全面、立體、生動、直觀地去傳達。第一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世界,要守住我們的文化根基,拿出中國最優秀的東西,拿出我們當代的文化創造。

第二,今天有很多重要的平台,跟西方國家舉辦的中國文化年,國家級大博物館的交換展覽,還有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聖保羅雙年展,中國的駐外機構、孔子學院等。要通過這種文化的展示,讓西方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今天,認識中國的藝術。藝術可以超越文字,其直觀性全世界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喜歡,這種文化的力量我們不容忽視。這比簡單的宣傳、經濟洽談等更為重要,因為這是人心的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高等院校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國高等院校是中國文化的生力軍,它們不僅僅是個教育機構,也聚集國家創造、美術創造的生力軍和國家隊,一定要充分認識高校、民間的力量,把它挖掘出去,做大做好。

最近中國美院提出“視覺中國學“,就是通過視覺的特征,把中國的繪畫、書法、陶藝等所有可以轉化成視覺性的東西串連起來,然后進行一種宣傳和塑造,讓世界了解中國,我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

美術文化周刊:可否再解釋一下“視覺中國學”的含義?

許江:今天在全世界范圍內,純粹的繪畫和紙面表達方式已經不夠了,它要求把所有的形式融合起來,形成整體的力量。所以我們打造“視覺中國學”,把貫穿在所有這些視覺形式當中的中國文化精神表現出來,推向世界,讓全世界了解我們。

因為視覺中國學超越了單一的形式,把多種形式攏在一起,就要去深層次、多方面地挖掘它。既可以把書法、國畫等傳統藝術更好地宣傳和繼承,又可以把今天的電影、電視等新媒體的創造引導出來,從而形成中國的特色、中國的學派。

所以要超越這些載體,從精神深處,從創造根源來展示中國人的力量,展示我們和生活、土地、時代之間的關系,隻有這種活的東西才可以穿越語言。(記者 馮智軍)

(責編:魯婧、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