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撰書陳獨秀致胡適、李大釗信札
魯迅、鄭振鐸編 北平箋譜
回首2012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各方普遍認為市場仍處於調整時期, “腰斬”、“慘淡”、“嚴冬”、“探底”等詞語頻頻見諸媒體,來形容市場的不景氣。從各大公司的成交量來說,確實還沒有走出下滑的區間﹔從普遍的成交率來說,依然低迷﹔從高價拍品來說,也沒有往日的星光燦爛。然而,市場的收縮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公司比如西泠拍賣成交率和成交量依然保持穩定﹔有的場次比如北京匡時的“過雲樓專場”和“南長街五十四號梁氏藏重要檔案專場”依然火爆﹔有的門類比如信札手稿收藏的熱度不僅未現冷卻,反而不斷升溫,亮點迭現。
2012年信札手稿市場熱點回顧
2012年1月8日,在南京經典拍賣公司舉行的拍賣會上, 1965年高二適致章士釗關於《蘭亭序》論辯的一通信札及名家題跋長卷,以563.5 萬元成交。
在接下來的春拍中,信札手稿顯示出較強的市場熱度。特別是中國嘉德推出的唐弢先生珍藏的部分信札手稿,受到藏家熱烈追捧。其中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以184萬成交﹔“全國首屆文代會代表簽名紀念冊”拍出149.5萬﹔魯迅、鄭振鐸編《北平箋譜》97.75萬成交﹔陳毅致唐弢的一封書札以82.8萬成交。
西泠春拍“近現代名人手跡暨紀念對日抗戰七十五周年專場”成交率91.33%,其中孫中山的墨寶《花得東風一夜開》及題跋手卷成交483萬元﹔國民黨正面戰場各戰區司令、抗戰名將、政要、抗戰事件歷史人物等往來信札316通,90萬元起拍,184萬元成交。
秋拍中,近現代名人書札繼續受到熱捧。中國嘉德推出的103通周作人致鮑耀明書札成交價442.75萬元﹔胡適三首詩稿以195.5萬元成交。12月6日舉行的北京匡時“南長街五十四號藏梁啟超等重要信札手稿”專場拍賣,146個標的悉數成交,很多創出高價。其中,梁啟超關於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禮的信札以379.5萬元成交,創下中國近現代信札單封成交價的世界紀錄﹔梁啟超反對袁世凱稱帝的2頁信札,以25萬元起拍,最后以356.5萬元成交,單頁超過170萬元,創出中國近現代信札單頁成交價的世界紀錄。同時,梁啟超手稿《袁世凱之解剖》成交價為713萬元﹔《清代學術概論》講稿以368萬元成交﹔梁啟超關於創辦《國風報》宣傳立憲思想的2頁信札以264.5萬元成交﹔梁啟超的1頁“脫離進步黨通告” 起拍價13萬元,最后以207萬元成交。梁啟超信札手稿的高價成交把中國信札手稿的市場行情推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在12月31日落槌的西泠秋拍中,《西南聯大師生致容琬詩文冊》80萬起拍,最終以345萬元成交,成為2012年手稿市場的最后一抹亮色。
信札手稿市場迎來歷史機遇
信札手稿雖然收藏的歷史悠久,但不屬收藏大項,往往附著在書畫或古籍文獻中,原因就是它的收藏人群不大。為什麼收藏人群不多呢?因為信札多屬尺翰短簡,在唐宋以前就有“藝文之末品”的說法,不僅與佔藝壇主流的書畫作品難以比肩,而且也不如版刻古籍厚重。至於手稿,根本就是文人著作的草稿,很難保存下來,且藝術性不強。因此,長期以來能夠進入收藏者視野的多為那些重要名人的信札手稿,即便如此,它也是收藏市場默默無聞的配角。
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電腦勃興,換筆浪潮襲來,手寫文本才開始變得稀有起來。“物以稀為貴”。那些帶著書寫者個性情感的信札手稿漸漸成為收藏者的寵兒,開始陸續進入拍賣市場。九十年代,能夠意識到信札手稿收藏價值的人不多,涉足者少,價格不高。偶有拍賣,關注者也不多。比如1994年北京翰海秋拍中有一冊15通的徐悲鴻行書信札,估價約10萬元,每通信平均6000多元,卻遭流拍。這一時期也常有成批的有研究價值的信札手稿被拋到市場上,價格更低,如同廢品。那時候開始進入這個行當的人都是先行者,后來普遍成為有實力的收藏家,如趙慶偉、樊建川、方繼孝等。
進入新世紀的十年,在中國經濟持續多年高速發展的基礎上,拍賣市場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加上媒體推波助瀾,興起了新一輪收藏熱,信札手稿的收藏熱度也隨之不斷上升,收藏人群逐漸擴大。2002年的中國嘉德秋拍上,“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以990萬元成交,打破了當時古籍善本的拍賣紀錄。2004年5月北京華辰春拍中,徐悲鴻寫給好友郭有守的兩封信隻有兩頁,估價6萬至8萬元,結果以23.1萬元成交。
促使信札手稿熱度上升的還有一個重要事件,那就是2005年啟動的搶救民間家書項目。隨著這項活動的持續進行,家書的文化價值開始被人們所認識,甚至普通人的家書也成了需要搶救的文化遺產。於是收藏信札手稿的人多了起來,市場上各類書信手稿的價格急劇攀升。這就導致了一般家庭不再隨意處理所保存的書信手稿,即使有的家庭把書信手稿處理了,在被賣到廢品收購站以后,其命運也不再是化為紙漿,而是被收購者所揀出,以高出廢品數倍的價格轉手賣給舊書商,舊書商再加價於收藏市場出售或送往拍賣公司。
2009年的拍賣市場也有可以載入史冊的事件,那就是中國嘉德春拍中的陳獨秀、梁啟超、徐志摩等致胡適信札的拍賣。特別是陳獨秀等致胡適的13通27頁信札成交價達到544.4萬元,震驚了收藏界。在11月上海敬華秋拍中,國學大師陳寅恪的112件手稿,成交價是285.6萬元,在手稿市場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中國嘉德秋拍中,近代佛學家李叔同的77頁手稿,拍出了257.6萬元。
西泠拍賣在2009年秋拍中首次推出“名人手跡 碑帖法書”專場,並創造了100%的成交率。胡適《嘗試集第二集手稿》212.8萬元人民幣,創近現代名人單件稿本最高紀錄。2010 春拍,該專場再創100%的成交率,近現代名人信札、手稿的文獻價值受到充分的重視。2010年秋拍,西泠拍賣推出了諸多共產黨人的罕見墨跡,其中董必武、彭真等共和國元勛致魏文伯信札冊以及康生致魏文伯信札分別創造了280萬及274.4萬的佳績。
2010年中國嘉德春拍古籍善本專場的李大釗、周作人致胡適關於《新青年》的3封信札45萬元起拍,280萬元成交﹔張學良先生定遠齋舊藏的李夢陽、王寵等明人尺牘冊156.8萬元成交。
2010年12月10日,上海道明秋拍中“聽帆樓后人藏宋元明尺牘暨明清精品書畫專場”共18件拍品,均高價成交。其中北宋唐坰致胡宗愈《伸慰帖》,估價20萬,以9128萬成交﹔南宋范成大的《超然帖》估價20萬,5656萬成交﹔北宋司馬光的《神採帖》估價20萬,560萬元成交。該場拍品多數屬宋、元、明三朝的名家信札,成交過千萬的有6件。明朝以前的信札存世本來就不多,所流傳下來的大多保存在一些大的博物館、圖書館中,民間很少收藏,這批信札集中露面實屬難得,高價成交亦很自然。
2011年,迎來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民國名人信札的拍賣與收藏也迎來一個高潮。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各大拍賣行都不約而同增設了“紀念專場”,晚清至民國時期名人書札、手稿成為藏家搶購的熱門藏品,價格步步高升。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特設“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墨跡專場”,共110件拍品,成交率93.6%。其中,薈萃孫文、譚延?、李烈鈞、胡漢民等眾多國民黨元老手跡的《先憂后樂》冊頁以345萬元成交﹔另一件以孫中山《天下為公》領銜的民國要員墨跡冊頁276萬元成交﹔ 1947年蔣經國致陳立夫一封長達18頁的信札從2萬元起拍,最終以207萬元成交﹔蔣中正致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一批信札從18萬元起拍,最終成交414萬元。
在春拍中,中國嘉德推出了“凝望百年——政壇、文壇、藝壇名人翰墨留韻”專場,成交率100%。西泠拍賣推出了被裝裱成冊頁的孫中山致何天炯的3通信札,包括孫中山於辛亥革命前寫給何天炯的3封密信及信封,50萬元起拍,103.5萬元成交。同場拍賣的孫中山、黃興、段祺瑞、蔡鍔等民國政要致呂公望信札冊,估價22萬至40萬元,最終成交195.5萬元。蔣介石、孔祥熙、戴季陶等31人致賈景德、賈元茂信札,估價15萬至25萬元,最終成交138萬元。20世紀50年代康生寫給趙萬裡、馮仲雲的八通信札,以161萬成交。
到了秋拍,受大行情的影響,從整體上看,信札手稿的熱度比春拍時略有降低,但也不乏亮點。中國嘉德古籍善本專場中的李鴻章致李瀚章書札冊149.5萬元成交﹔同治、光緒年間陳介祺致吳雲書札冊25萬起拍,218.5萬元成交﹔一批周作人著作手稿均高價成交,其中《秉燭后談》手稿100萬元起拍,345萬元成交﹔《藥堂雜文》手稿80萬起拍,230萬元成交。西泠拍賣在秋拍中推出了郭沫若致日本文求堂的書簡230封,包括信封,1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415萬元高價成交。
回顧近二十年來的信札手稿收藏市場,總的趨勢是拍品不斷增加,價格逐漸走高,參與人群逐漸擴大。其間雖受大環境影響略有波動,但並未改變不斷升溫的趨勢。
梁啟超信札手稿成功拍賣的啟示
2012年信札手稿領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南長街五十四號梁氏藏重要檔案” 的專場拍賣。這批檔案從面世到展出、拍賣,經過北京匡時的精心策劃和運作,最終以近乎完美的結果劃上了一個句號。由於它對信札手稿的收藏市場影響深遠,有必要多說幾句。
第一,“檔案”定位抓得准。檔案是再現歷史真實面貌的原始文獻。定義為檔案,就確定了它來源的原始性、真實性、合法性和權威性。因為檔案一般是封藏起來的,秘不示人,所以這批東西橫空出世就有一種揭秘的意味,從而引發人們的好奇與猜想。圍繞“檔案”,匡時在操作層面的幾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清華專家研討會資料袋用的是特制的檔案袋,且貼有封條﹔拍賣圖錄用牛皮紙盒包裝,貼有封條﹔預展現場的噴繪裝飾,有飛起的檔案一角,檔案入口等等,可謂別具匠心。
第二,拍賣結果創下多項成交紀錄,把中國近現代信札手稿的價格推向國際水准。從同一時期國際市場的同類拍賣來看,梁啟超信札手稿的價格已經處於較高的價位。拿破侖1812年10月20日寫給其外交大臣的一封信,成交價是18.7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52萬元。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著名畫家梵高的信札估價分別在20萬至30萬美元,這說明中國近現代名人信札的價值經濟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准。梁啟超信札如此之高的成交價,必然會成為中國信札手稿拍賣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對正在升溫的信札手稿收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三,弱化商業運作的本意,突出學術和文化的主題。匡時所採取的不是一般拍品的市場營銷策略,而是把它當成一批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的歷史資料來看待,推出系列活動,密集宣傳推廣,使新聞持續發酵。參與的學術界專家陣容強大,權威學者輪番出鏡,從各個角度解讀這批信札手稿的學術價值,被稱為是“梁啟超研究資料的一大發現”。在展覽布置和圖錄編輯方面,把梁氏兄弟的人生歷程和大歷史結合起來,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梁啟超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地位。同時也使梁啟勛這位長期以來被遺忘的重要人物浮現在公眾面前,深化了若干歷史的細節。
第四,把一場藝術品拍賣演化成一個公共文化事件,有效吸引了大眾的眼球,強化了匡時品牌的社會認知度。正如信札手稿是藝術品收藏領域的小眾一族一樣,整個藝術品收藏在國家社會生活中也是很窄的一塊。可是這次梁氏檔案的拍賣就突破了藝術品市場的狹窄視域,成為社會上廣泛談論的文化事件。個中原因有梁啟超這位重要歷史人物的影響力,也有梁啟超直系后人反對拍賣的糾葛,當然也有匡時超乎尋常的策劃運作。從新聞發布會、圖錄出版、清華特展、學術研討會、講演周,到天津特展、全國巡展、拍前預展、話劇演出等,步步精心設計,媒體紛紛跟進,形成一個持續發展的文化事件,從而讓梁啟超這位一個世紀前的風雲人物再次鮮活起來。
第五,提前出版,把拍品與社會共享,提升拍賣的公益性。由於事先知道這批重要的文物要被拆分拍賣,以后將很難再聚首,所以匡時與中華書局聯合,在拍賣之前就公開出版了這批信札手稿的精美圖錄和釋文,以備學界研究之需。像信札手稿這樣的拍品其價值的體現主要就在於其首次披露的內容,其資料價值往往超出其文物價值,而公開出版就等於向社會公布了所有拍品的內容,資料已為社會共享。有了出版物,有些機構和個人可能就不會購買原件了,顯然它與拍賣是有矛盾的。這種做法好像在中國拍賣歷史上還沒有人嘗試過,匡時敢於這樣做,既冒險又令人尊敬。
當然,這次拍賣也有一些遺憾,那就是這批珍貴的信札手稿經過拍賣,已經分屬十余位不同的藏家,以后很難再次完璧展出。最理想的結果是國有收藏機構整體收購,非常遺憾,沒有哪一家國有收藏機構出面購藏。據梁啟超的后人講,梁氏曾有遺願希望自己的手稿捐贈國家。1997年,梁啟超的后人把珍藏的梁氏信札手稿捐贈給了第一歷史檔案館。那麼,這次“南長街五十四號”的檔案的歸屬顯然已經違背了梁啟超的遺願,盡管梁啟超的直系后人對這次拍賣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但由於梁啟超和梁啟勛的直系后人關系不和,兩者未能採取一致行動,從而失去了為之尋找理想歸宿的機會。有人認為,這批檔案的最理想歸宿是第一歷史檔案館,如能入藏,可以與梁啟超的其他手稿合璧,對文物的保護與利用都有好處。可惜的是,一檔館對這批檔案的反應是麻木的。
盡管這批梁氏檔案的拍賣最終獲得了成功,但還是顯露出信札手稿屬於小眾收藏的特性。筆者在12月6日晚間的拍賣現場發現,對此拍品關注的買家並不太多,遠遠沒有達到一些重量級書畫拍賣現場爆棚的現象。臨近預定的開拍時間七點的時候,諾大的拍場空空蕩蕩,隻在后面幾排稀稀落落地坐了一些人,主辦方不得不反復播放關於此批拍品的專題片,以營造氣氛。推遲到七點半,來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拍賣才正式開始。整個拍場的人氣一般,本場幾乎所有的拍品都下調了起拍價,而且多數拍品就在原來的估價范圍內成交。發生激烈競爭的拍品所佔比例不大,競爭多發生在幾位熟面孔之間。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屬於正常,因為信札手稿的收藏人群本來就不大,經常出入各家拍賣公司的常常是同一撥人。
信札手稿市場前景看好
目前在信札手稿方面影響較大的拍賣公司有中國嘉德、杭州西泠、北京匡時、北京保利、北京海王村、北京華夏國拍、上海泓盛、北京翰海、北京德寶、泰和嘉成、雍和嘉成、北京榮寶、北京傳是、北京卓德等。相比書畫、瓷器等熱點藝術品門類,信札手稿的入門門檻相對較低,贗品較少,買家投機心態不重,市場價值相對較低,市場相對平穩。從信札手稿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近現代重要歷史人物的信札手稿最受追捧,價格也屢創高價,古代部分明以前的信札手稿量價格大大高於清代。
信札手稿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內容,其資料性、研究性大於觀賞性,當然也有書法等形式方面的藝術價值,但總起來說是內容大於形式。其唯一和不可再生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珍罕性和獨特的收藏價值,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是必然的。信札手稿市場升溫,反映了人們對手寫傳統的尊重和對歷史的敬畏,有利於保護手稿文獻,留存文化檔案,同時喚醒大家的漢字傳承意識和古籍保護意識,更好地維護我國的文化主權。
必須看到,信札手稿市場的形勢也並非一派大好,熱中也有冷點,比如對拍品的選擇、價值的認識、價格的定位、市場的推廣等,都需科學冷靜作出判斷,否則就會遇冷。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保利秋拍重點推薦的估價400萬至600萬的湖州“皕宋樓”陸氏藏218頁明清名人信札,因無人應價而流拍。古籍文獻專場中的晚清袁世凱張謇等人致朝鮮大臣金昌熙信札文稿1冊92頁,估價80萬至85萬,同樣流拍。為什麼?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估價過高。
然而,重要拍品的流拍並未打壓保利的熱情。在2012年歲末,北京保利發布消息,將首開近現代文學藝術家手稿拍賣專場,並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當代作家手跡、原版歌曲曲譜及社會焦點人物的信札、手稿等作品。
2013年已經到來,信札手稿市場能否延續往日的輝煌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