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與道的和諧統一:觀“琉璃之人間探索展”感言--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術與道的和諧統一:觀“琉璃之人間探索展”感言

仲呈祥

2013年05月20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圖為楊惠姍琉璃作品《菩提花開》。

焰火禪心 火鸚鵡(琉璃)張 毅

“五一”佳節,應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和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館長唐斯復之邀,有幸參觀了兩館聯合主辦的《琉璃之人間探索——楊惠姍張毅聯展》,眼界大開,美不勝收。作為琉璃藝術的外行,也情不自禁地略記感言。

我知道楊惠姍、張毅,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我供職於中國電影藝術中心,觀罷楊惠姍主演的《玉卿嫂》,拍案叫絕。她因此贏得台灣“金馬獎”影后,自在情理之中。未曾想到的是,之后20余年,她居然將當年在銀幕上以電影審美方式把握世界的絕妙才華,盡情轉移、揮洒在獨具神採風貌的琉璃藝術之中。

如果說,銀幕上的玉卿嫂等藝術形象,是楊惠姍從心靈中流淌出來的﹔那麼,她今陳列在中國美術館展廳裡的尊尊琉璃珍品,又何嘗不是從心靈中澆鑄出來的!從“花好月圓系列”到“佛像系列”,件件作品都表達了她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獨到感悟和審美發現,都完整地實現了琉璃雕塑技藝之“術”,與“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大“道”的和諧統一。且看那由通體通明、純潔無瑕的琉璃鑄成的圓月,與那朵象征著人的璀璨生命的盛開的琉璃花所建構的美好意境,怎不令觀者從視覺的快感、新奇感而達於心靈!而那精心構思鑄就的尊尊佛像,或與“氣泡”共存,或為“鐵網”所罩,眾生領悟的又何止於一種宗教信仰,更深層的是對“自在”與“自為”、對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和諧共存的、深情慈悲呼喚的人生真諦。張毅的“焰火禪心系列”造型迥異,別有一番韻味。其“焰火”與“禪心”共存一體,與“花好月圓系列”正異曲同工,術高道精,術為道服務,道為術之靈魂。

觀楊惠姍、張毅的琉璃藝術的人間探索,讓我想起了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的那句名言:“沒有一個時代,人們對藝術談論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時下娛樂成風,娛樂過度,要麼止於營造“視聽奇觀”,以感官快感沖淡乃至取消藝術本應追求的精神美感,要麼顛倒了術與道的關系,醉心於術而忘了道,失卻了思想和靈魂。楊惠姍、張毅不是如此,其可貴,正是堅守藝術的宗旨不止於養眼,更在於養心。他們以琉璃藝術方式把握世界的人生思考,可以說與當代一流哲學家的思考不謀而合。北京大學年逾九旬的著名哲學家張世英先生,要在晚年集中精力提出一門“中華民族精神現象學”,以對應解決21世紀人類遇到的人與自然、人與生態、人與社會、人與人的新矛盾新課題。他闡述說:西方哲學主要概括為“主客二分”,好處是有利於激活人對於客體的主觀能動性,但是一過度,就易加強主體與客觀的矛盾﹔中華傳統哲學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好處是有利於和諧主體與客體的矛盾,但是強調過度,又會壓制人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張世英先生要創造一門新的“中華民族精神現象學”,將上述兩者的優勢互補,克服各自的短板,美美與共。所以,從哲學思維層面上講,楊惠姍、張毅的琉璃藝術創新,正在力求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惟其如此,他們名副其實地登上了當代人類以琉璃藝術把握世界的新高峰。

琉璃(知識鏈接)

中國古代琉璃在世界琉璃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它與世界生產中心既有某種聯系又相對獨立。其獨立性,主要表現在成分和器型上。

對這種材料,中國一直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考古中常常把透明度較好、與現代玻璃相似的稱作“玻璃”,把透明度較差的稱為“琉璃”,把色彩鮮艷的小件器物稱為“料器”。實際上,這三種名稱並沒有統一的標准。

從漢代到北宋,中國一直存在兩個系統的琉璃器皿:國產的和進口的。與西亞和埃及的琉璃相比,中國琉璃出現的時間較晚。根據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琉璃出現於春秋末戰國初。戰國早期,出現了兩種西方蜻蜓眼的仿制品。由於自然純鹼資源的缺乏,中國制造出與西方鈉鈣琉璃完全不同的鉛鋇琉璃。戰國中期,中國琉璃業多生產玉的仿制品。東漢之后,中國的鉛鋇琉璃明顯衰敗,到北魏又出現琉璃容器,並從鑄造法改為吹制法,晚於羅馬帝國500年。唐代的國產琉璃,與當時佛教寺院塔基下供奉舍利的制度有密切關系。宋代國產琉璃的成分多數是高鉛琉璃或鉀鉛琉璃。到了元代、明代,琉璃生產更加普及。直到清代,因為康熙皇帝對西方文物的喜好,琉璃成品的品質,才達到了可以和西方相媲美的程度。

(安家瑤)

(責編:魯婧、赫英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