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人的牆頭(且說收藏)
一般而言,收藏的空間是由收藏者的經濟實力決定其有無與大小的,所謂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一般工薪階層、低收入者便不能從事收藏呢?或者說,沒有多少錢的人就活該家徒四壁呢?
其實,中國人不是從來家徒四壁的。從前,中國人的堂屋之上,大多有一幅山水中堂,附設一副對聯。新中國成立后,中堂和對聯慢慢沒有了,領袖的頭像取而代之。上世紀80年代后,領袖的頭像取下來了,女演員的頭像(俗稱美人頭)高高在上,巧目盼兮,巧笑倩兮。這些年,美人頭少了,除了以宗教方式出現的頭像外,中國人家庭的牆頭上,藝術名作的印刷品出現了,藝術攝像出現了,工藝品出現了,甚至藝術品也出現了。中國人的家庭裝飾越來越有個性,越來越講究了。但是,從收藏的角度來說,這裝飾的個性似乎有進一步講究的必要。
人們在參觀國外博物館、美術館時,可以在其附設的紀念品中心買到世界名畫的印刷品。原來,是中國美術院校買一些回來,讓無緣公出無力私出、看不到原作的師生們可以一睹外國名作的風採。后來,是一些美術愛好者買一些回來,張貼在家裡或送親友中的同好者,讓大家一起沉浸在一片典雅中。如今,中國的印刷業和國外同行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印刷精美的藝術品已經出現在普通老百姓家的牆頭。
但是,印刷品畢竟是印刷品,不及原作精彩,於是,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世界名畫的局部仿制品,這甚至在天津、廣東等地形成了產業,有的至今不衰。再往后,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加大,原創的藝術品開始以低廉的價格出現。然而,在藝術領域,價廉與物美常常是對立的,那些低廉的藝術品難免材料低劣,難免技巧低下,難免趣味低俗,難免品質低檔,因此,近幾年這些低端的藝術品開始從家庭退出,雖然還殘留在一些鄉村酒館飯店裡,堆積在大賣場的樓梯拐彎處。
這些年,十字繡也成了成年人的手工活,其成果代替美人頭、代替印刷品、代替劣質藝術品而成了許多家庭的牆頭裝飾,這是“敝帚自珍”的現代版。雖然自己的勞動成果值得珍惜,自己的審美選擇值得尊重,但是,十字繡大多是有樣板的,這樣板既有可能侵犯他人藝術勞動的知識產權,更是一種新的千篇一律,新的比比皆是。
如果沒有太多的錢,倒不如回到張貼藝術名作的印刷品時代,甚至給印刷品配上合適的畫框,畢竟,藝術名作的審美趣味是高企的,藝術名作的魅力是永恆的,而且,藝術名作的風格是千姿百態的,大家盡可在浩瀚的藝術天地裡選擇,然后展示。由此再進一步拓展到收藏其他印刷品,如電影海報、報紙號外、雜志創刊號以及小人書、系列圖書等,如是到了一定的數量與品質,便成為收藏家了。中國,應當有大量的藏書家。
如果非自己原創,倒不如用手機或相機在家裡,去室外,到大自然中,拍一些讓自己賞心悅目的情景,放大了,張挂在自己家的牆頭,這可能水平不高,但一定是與眾不同的。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用攝影的方式記錄社會的變遷、社區的變遷、家庭的變遷,這些變遷就是歷史,最少是生活的溫馨與人生的意義。一旦由此而進一步鑽研攝影技術與藝術,不斷地有進步,有作品,便成為了攝影藝術家或者攝影收藏家了。
如果非古玩與藝術品不可,則可以把眼光降下來,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收藏一些民間藝術品與工藝品,如剪紙、農民畫、民窯瓷器、泥塑娃娃、個性郵票或郵票年冊等。
從自己的實力與水平起步,從自己的家庭與社區起步,讓自己家的牆頭不同於鄰裡的牆頭,讓自己家的生活不同於鄰裡的生活,不斷地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並由此而建立與開拓自己的收藏空間。大家不可能都是有錢人,也不要羨慕有錢人,更不要因為他人的財大氣粗而嚇破了自己的膽,畫地為牢,自縛手腳,要知道,在收藏領域,有心人比有錢人常常更令人尊重,更可能有所作為,甚至也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