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拿到一張比較新的第四套人民幣鈔票,你是不是想著留在手裡?人民銀行開始等額兌換生肖紀念幣,你是不是想著馬上去排隊?或許你還隻有朦朧的收藏意識,但一些紙幣藏家卻已從中獲利不少。近日,一項針對錢幣收藏的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處於盈利狀態,逾五成的被訪者盈虧基本持平,僅有14.2%的被訪者處於虧損狀態。高收益下也有高風險,有45.1%的被訪者稱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
紙幣收藏最有群眾基礎
調查顯示,現在的錢幣收藏市場,最受人們歡迎的是人民幣紙幣收藏,佔71.7%﹔紀念鈔佔42.8%﹔排名第三的則是中國古錢幣,佔35.3%。
長沙情況如何呢?記者隨機調查發現,鑒別簡單,門檻較低,讓紙幣收藏成為最親民的藏品。家住芙蓉南路的曹女士前幾年在銀行換了3刀百元面額的新鈔,封存不動。“都說連號新鈔以后能升值,反正按面值兌換,就算沒漲我也不會虧。”顯然,她對這些嶄新鈔票的升值潛力寄予厚望。前兩年,她在侯家塘附近的一家國有銀行申請開了個保險箱,專門存放這些連號新鈔。
市民唐女士也有類似想法。“過年前,為給老家親戚的小孩們發壓歲錢,我去銀行兌新鈔,跑了幾家銀行才兌成。我當時就想,現在兌新錢這麼難,以后肯定更難。於是一沓20元面額的新鈔一直沒動,說不定以后能升值。”
禮品市場助長錢幣行情
在收藏錢幣的途徑上,調查顯示,61.3%的被訪者通過朋友間互換或者饋贈所得,40.9%的被訪者則通過專門的錢幣收藏市場交易,而從實體商店購買的佔27.8%,從網上購買的僅佔14.8%。可見,禮品市場間接帶動了錢幣收藏,也增加了市民對紙幣收藏的接受度。
每到節日來臨,由於拜節需求的增加,古玩城的錢幣商家就開始做准備工作。近日記者在天心閣古玩城發現,一些錢幣商家忙個不停,櫃台上擺了不少嶄新的紙幣。一古玩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規定,仍在流通中的錢幣是不能買賣的,但錢幣價格透明,雅俗共賞,並且還具有增值空間,鈔票編號末幾位數相同的新鈔集結成冊,就是饋贈的佳品。
錢幣收藏有贗品風險
其實,錢幣收藏沒有那麼簡單。看似門檻低,其實有很多門道和講究,一要看品相,二要看冠號。伴隨人民幣收藏行情的走好,市場上也出現了沒有收藏價值的假幣,普通愛好者難以辨別,這也成為收藏市場的通病。對不熟這一市場的新手而言,貿然斥資參與,或因不懂門道而令錢幣收藏升值成為“遠處的風景”。
近日就有消息指出,一位七旬老人買金幣被騙10余萬元。而所謂的金幣其實是一堆廢銅爛鐵。在長沙本土舉辦的多次鑒寶活動中,記者就親歷部分藏家低價購買的紀念幣、金幣等均被鑒定為贗品。
收藏市場中除了假冒偽劣的風險,市場行情的變動也容易影響投資收益。以2011年為例,當時溫州出現大量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幣賣盤,一些此前身價暴漲的品種價格紛紛被打回原形,不少當初追高買進的投資者深陷其中。因此,市民在投資錢幣時,要做到不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