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文物流失經歷的四次浪潮--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

揭秘中國文物流失經歷的四次浪潮

韓雨亭

2013年01月15日10:0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推薦
  • 字號

  核心提示:數量驚人的中國文物大多是在舊中國時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國以后,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通過非法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數。

  藏於賓大博物館的颯露紫

  數量驚人的中國文物大多是在舊中國時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國以后,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通過非法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數。

  舊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搶走的﹔二是當時有一些來華的外國人從中國偷走的﹔三是外國人勾結當時的反動軍閥和奸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偷運出境的。

  而近20年來,中國文物走私海外亦形成高潮,僅從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有報道稱,香港做貯裝文物匣盒的師傅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個月掙五六十萬港元不止。繼倫敦、紐約之后,香港在1980年代以后,憑借大陸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為世界第三大文物藝術品中心。

  圓明園(1860年圓明園被劫掠、焚燒)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是清朝帝王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興建的一座規模空前的山水離宮。極盛時期的圓明園,包括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平面呈倒“品”字形,東西長6華裡,南北寬約4華裡,佔地5200余畝。經清朝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150余年營建,號稱“萬園之園”。

  圓明園代表著中國18世紀城市風景建設與皇家園林藝術的最高水准。法國大文豪雨果將圓明園比作東方藝術的代表,稱之為“匯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是超人類想象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個絕無僅有、舉世無雙的杰作,而且堪稱夢幻藝術之崇高典范”。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1860年圓明園被劫掠、焚燒后,圓明園舊有陳設、收藏的稀世珍寶現存國內很少,大量瑰寶流落國外。園內收藏的《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幸免於難。罪惡的大火不但焚毀了一座曠世名園,對人類文化也造成了巨大破壞。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后大肆劫掠,城陷不久,各國帝國主義侵略者特許士兵搶劫三日(即自1900年8月16日起至18日止)。實際上,搶劫活動早從佔領北京的第一日就已經開始,到8月21日德國軍隊麇集北京以后,這一正式特許的搶劫活動仍在不斷擴大,至少當有8日之久。

  8月19日俄軍搶先佔領頤和園,至10月2日撤離。10月3日,英、意聯軍繼佔該園,至翌年8月27日撤出。俄、英、意在佔領期間,將頤和園內陳設的珍寶竊擄殆盡,並對園內建筑大肆破壞。俄、德、日軍先后以守衛紫禁城的名義,以及其它各國侵略軍以“參觀”的名義,偷竊和破壞紫禁城內的稀世文物、珍本圖籍和金玉寶翠。至1900年冬天,宮內已所失過半,貴重之物被劫掠無遺。而后,更繼以私人搶劫活動,直到八國聯軍撤出北京之日此種野蠻行為才終止。從駐京公使、各級軍官到教士也無一例外地參加了搶劫活動。從皇宮、頤和園、三海、壇廟、陵寢、王公府第、各部衙署直至民居商店,同樣無例外地遭到搶劫。這次浩劫,北京積聚的大部分法物圖籍、奇異珍寶皆盡為侵略者所取,大部分被劫持到國外。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 精彩新聞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