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井噴期,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紛紛登場。這些不同流派的藝術觀念和表現形式至今仍對世界藝術發生著影響。近日,中國美術館先后推出了“圖與詞:馬格利特以來”和“維爾納·貝格——從表現主義到波普藝術”兩個學術交流展,為中國觀眾梳理和解讀了馬格利特對於超現實主義的哲思以及深受表現主義影響的維爾納·貝格對其個人藝術風格的執著探索。
馬格利特:
“煙斗”背后的哲思
雷內·馬格利特是20世紀比利時最杰出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西方現代藝術史上對“圖與詞”命題的關注,最早便要追溯到他在1929年12月發表的《詞與圖》宣言。
圖與詞——繪畫與文字之間的關聯,是現當代藝術史上一個獨特的命題。在1920年代末超現實主義氛圍的歐洲,馬格利特對圖與詞的關系做了深刻思考。畫面中物品真的就是這個物品嗎?馬格利特將語詞引入畫面,質疑事物的指代與事物本身的關聯。如在他1929年的名作《圖的背叛》中,畫面煙斗下方寫著“這不是一個煙斗”——藝術家利用畫面與文字各自所指的矛盾,表達了“物與其再現之間,鮮有聯系”的哲學觀點。在他看來,以現實主義手法描繪的圖像,其實毫無具體的現實性可言。馬格利特以幽默的方式打破了觀者的常規邏輯:這是一幅描繪一隻煙斗的畫,是一個煙斗的形象符號,而不是煙斗本身。馬格利特雖然用寫實的技法來處理畫面圖像,但這種表現方式與古典主義和寫實主義迥然不同。在馬格利特看來,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錯誤的鏡子,因為他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世界上沒有眼睛看得見的“真實”,因此繪畫的“真實”只是圖解了人眼睛的幻覺而已。
馬格利特關於圖與詞的哲思,曾引起了許多哲學家和藝術家的興趣,以至於像福柯這樣的哲學家也曾以此著書。在此次展覽中,《本義》、《圖的背叛》、《微笑》等馬格利特的油畫與素描手稿,創作時間前后跨越幾十年,充分展現了他在創作生涯的不同階段對“圖與詞”命題的不倦追問。展覽通過原作與文獻的多媒體展示,為接近這位西方現代藝術史上重要的思考者、實踐者提供了一個新鮮的視角。
詩歌與理論、藝術實踐與藝術批評、藝術與金錢及博物館權力等一系列問題均由馬格利特的“圖與詞”思辨展開。展覽在呈現馬格利特及后代藝術家托林克斯、比斯穆特、古斯等人的創作探索的同時,還邀請了具有代表性的14位中國藝術家參加展覽,他們有關“圖”與“詞”的藝術創作與比利時藝術之間形成了跨域歷史的對話,從張培力、周鐵海、王冬齡等人的作品中,觀眾可以看到馬格利特哲思的深遠影響。
維爾納·貝格:
簡單生活 簡約藝術
維爾納·貝格生活在奧地利,他的創作稍晚於馬格利特,也沒有像馬格利特那樣產生廣泛的影響並為人熟知。但他的創作經驗和藝術觀念卻不會讓中國觀眾感到陌生。回歸鄉土,畫面簡約,意蘊深厚,維爾納·貝格的油畫,不難讓人聯想到傳統的中國文人畫。
1904年出生的維爾納·貝格,在經過貿易與經濟學的專業學習后轉而學習藝術。26歲時,本可以擁有高收入工作的貝格夫婦購買了魯塔農庄,在此后的半個世紀裡,他們一直過著既當農民又當藝術家的生活。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讓維爾納·貝格找到了創作的方向和靈感。在維爾納·貝格開始從事藝術創作的1930年,西方藝壇已經擁有很多流派,他在嘗試各種創作並深受表現主義藝術影響之后,決心尋找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之后,他選擇了回歸自然,通過親近鄉村裡人和回歸簡單生活來完成自己的藝術道路。他的外孫、維爾納·貝格美術館館長薛荷說,維爾納·貝格在質朴簡單的農村生活中,感受到藝術也應如自然一樣簡單、純粹,才能夠煥發出更有深度的美學意蘊。
與馬格利特的觀念有某種相通之處,維爾納·貝格也認為,簡單明了地表現事物的本質要比在畫面上故弄玄虛更加具有神秘感。他善於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描繪人物和場景,同時在簡約、單純的畫面背后流露出深刻的思考和詩意的情緒。
維爾納·貝格常採取近處取景的手法,不論風景畫、人物畫還是靜物畫,作品主題都直逼畫布邊沿,甚至有跳出畫框的視覺效果。他用色清冷神秘,慣於採用普通色調,使作品醒目。此外,木刻版畫也是他重要的藝術形式,其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象征意義強烈,並且個個別出心裁,從不墨守成規。維爾納·貝格於1981年在農庄的畫室裡壽終正寢,雖然他的作品不像后來的波普藝術那樣以商業價值為目標,但他對畫面的簡約處理,與波普藝術的追求卻十分契合。
無論是與馬格利特思辨“圖與詞”的關系,還是游走於維爾納·貝格的神秘鄉村,觀眾在認識西方現代美術歷史的同時,對現代繪畫的意義和優劣,也將得出自己的答案。
金融時報(裝置) 弗朗索瓦 |
萬聖節(油畫) 維爾納·貝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