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述林》與魯迅書單--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海上述林》與魯迅書單

葛  濤

2013年01月14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圖一

  圖二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英勇就義。魯迅得到消息之后,心情非常悲痛,他決定為瞿秋白編一部文集來紀念這位知己。

  魯迅和茅盾、鄭振鐸等人討論了瞿秋白文集的編選問題,其中楊之華認為瞿秋白的創作重要,主張先出版創作文集,而魯迅則認為先將譯作出版比較可行,他在1935年9月11日致鄭振鐸的信中說:“密斯楊之意,又與我們有此不同。她以為寫作要緊,翻譯倒在其次。但他的寫作,編集較難,而且單是翻譯,字數已有這許多,再加一本,既拖時日,又加經費,實不易辦。我想仍不如先將翻譯出版,一面漸漸收集作品,俟譯集售去若干,經濟可以周轉,再圖其它可耳。”

  為了盡可能把瞿秋白的譯文收齊,魯迅以200元從現代書局贖回了瞿秋白的《高爾基論文藝集》和《現實——馬克思主義論文集》兩部譯作,並從1935年10月22日開始編輯工作。一個月之后,30余萬字的《海上述林》上卷編就。至於編法,魯迅后來在1936年10月15日致曹白的信中說:“《述林》是紀念的意義居多,所以竭力保存原樣,譯名不加統一,原文也不注了,有些錯處,我也並不改正——讓將來中國的公謨學院來辦罷。”《海上述林》上卷編好后,魯迅不僅為編校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還精心設計了封面,親筆題寫了書名和譯者的名字“STR”(瞿秋白筆名史鐵兒的縮寫),並用“諸夏懷霜社”出版來隱喻華夏對瞿秋白的懷念:“諸夏”即中國,“霜”為秋白的原名。經過緊張的工作,魯迅在1936年4月22日完成了《海上述林》上卷的最后編校工作,在5月22日委托內山書店把書稿送到日本印刷。

  1936年8月,《海上述林》上卷樣本印成。在致茅盾的信中,魯迅滿意地說:“那第一本的裝訂樣子已送來,重磅紙﹔皮脊太‘古典的’一點,平裝是天鵝絨面,殊漂亮也。”《海上述林》上卷僅印造500部。10月2日,魯迅收到了從日本寄來的書之后,便開始分送有關人士,並把送書的名單記錄了下來,另外,從魯迅日記可以看出,魯迅除了親自把《海上述林》上卷贈送給友人外,還委托內山書店代為發送給一些友人,所以,魯迅在這個贈書名單中還專門記下了內山書店代為轉交或轉寄的圖書數量,以及內山書店所存《海上述林》上卷的數量。

  從魯迅的這個贈書名單(見圖一)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蕭、孟”,即蕭軍和孟十還﹔“內地”是指延安,三本絨面的書分送中共中央領導人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F”是馮雪峰﹔“開明”是開明書店﹔“CT”是鄭振鐸﹔“胡”是胡愈之﹔“MD”是茅盾﹔“谷”是胡風﹔“廣”是許廣平﹔“謝”是謝澹如﹔“楊”是楊霽雲﹔“喬”是周建人﹔“曹”是曹靖華﹔“鹿”是鹿地亙﹔“河清”是黃源﹔“費”是費慎祥﹔“吳”是吳朗西﹔“季”是許壽裳﹔“台”是台靜農。

  另外,魯迅還記下了通過友人轉送《海上述林》上卷的名單,這個名單(見圖二)中的人大都是資助過《海上述林》出版的人士:“葉”是葉聖陶﹔“徐”是徐調孚﹔“章”是章錫琛(即章雪村)﹔“宋”是宋雲彬﹔“夏”是夏丏尊﹔“ 王”是王伯祥﹔“丁”是丁孝先﹔“耿”是耿濟之﹔“傅”是傅東華﹔“吳”是吳文?,此外還有鄭振鐸、茅盾。如果把這份贈書名單與魯迅在1936年10月2日寫給章錫琛和鄭振鐸的書信對照一下,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內容相似。

  抱病編校並出版《海上述林》,對於魯迅來說,不僅是對瞿秋白的紀念,也是對國民黨政府殺害瞿秋白的抗議。他在《海上述林》上卷出版后對馮雪峰說:“我把他的作品出版,是一個紀念,也是一個抗議,一個示威!……人給殺掉了,作品是不能給殺掉的,也是殺不掉的!”魯迅曾在病榻上看著編輯精良、裝幀優美的《海上述林》,寬慰地對許廣平說:“這一本書,中國沒有這樣講究的出過,雖然是紀念‘何苦’(瞿秋白的筆名),其實也是紀念我。”的確,這部魯迅編輯的最后一本書的出版,不僅是對瞿秋白的紀念,也可以說是這世間對於魯迅的紀念。

  (本文圖片由魯迅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赫英海、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