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藝術新舊不重要,  好壞才是關鍵--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靳尚誼:藝術新舊不重要,  好壞才是關鍵

高素娜

2013年01月14日09:37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記者 高素娜

  我們當前的油畫是從古典主義直接過渡到后現代和當代的,這對於中國的藝術生態是缺失的,因此我們必須要補上這一課。

  中國社會很長時期受激進思潮影響較大,普遍有急躁情緒,但搞建設、做學問就需要慢下來。現在要扎扎實實做學問,不能再使勁往前跑了,再跑就要摔跟頭了。

  2012年12月26日,靳尚誼78歲生日。這一天,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立的“靳尚誼專項基金”正式成立。專項基金將每年定期資助青年藝術家出國考察、深造,並將推薦其中的優秀者參加研究性的個人展覽,參與國內外各種藝術交流活動。

  作為基金的啟動資金,靳尚誼捐獻了其最新創作的油畫作品《培培》。在當天的專場拍賣會上,經過幾十輪的激烈追逐,《培培》最終以505萬元成交。詹建俊、鐘涵、聞立鵬、邵大箴、宋惠民、張祖英、楊飛雲、閆振鐸、潘世勛等靳尚誼的老朋友、老同事、學生們共同見証了這一時刻。

  作為中國油畫的領頭人,靳尚誼的每一次“動作”都被藝術界給予某種詮釋,從而被解讀為某種動向。“靳先生的義舉,將為中國油畫界做出榜樣,讓藝術家們更深入地思考藝術何為,這對年輕人是一個重要啟示。”楊飛雲說。

  靳尚誼在中國油畫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靳尚誼在游歷歐洲諸多藝術博物館后,將歐洲的古典油畫技法引入中國。他創作的《塔吉克新娘》,不僅開啟了中國油畫的新古典之風,由此提出“要為中國油畫補課”的主張,更是激發了中國藝術家向西方古典大師學習真正油畫的熱潮。30年間,靳尚誼創作了數量眾多的肖像畫佳作,從《毛主席在十二月會議上》、《塔吉克新娘》、《青年女歌手》、《晚年黃賓虹》到《驚恐的婦女》、《培培》等,他在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有著不同的藝術追求和創作特征。而他的每一次嘗試,也都被寓以某種文化切片的標本意義,作品中透露出的“蛛絲馬跡”,不僅僅是他個人藝術追求的自然結果,更被認為是一種嶄新的學術動向。

  如今,古稀之年的靳尚誼再度發力,他通過對中國當代藝術多年的觀察與思考,提出了又一個學術命題--中國藝術要補現代主義這一課。他身體力行,從古典的作品和造型出發,進行了現代性和當代性的探索,而《培培》正是他這一探索的最新成果。

  “時隔30年,兩種補課說,反映了靳尚誼先生對於中國油畫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的不同認識,而他自己則是一位親歷親為的踐行者。”中央美院教授余丁說,“前次補課倡導了古典繪畫和古典精神,是對於美的啟蒙﹔今次補課倡導現代主義繪畫與現代精神,是對繪畫之為繪畫的啟蒙。作為一位卓有成效的藝術家,靳尚誼先生敢於變法創新,並將變法之作捐獻給基金會鼓勵年輕藝術家們的創造,實乃中國藝術后輩之大幸。”

  美術文化周刊:藝術界認為《培培》是您向現代主義繪畫風格轉變的創新之作,也有人說是您的“衰年變法”之作,您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靳尚誼:其實我的改變與現在的中青年藝術家不同,因為我這幾十年大量研究的是傳統繪畫。我從上世紀80年代快50歲的時候才開始畫古典主義,才接觸到西方15、16世紀的藝術,這對於西方人來說是非常老的傳統,但對於中國人卻是新的。我們國家所謂現代油畫的概念,是從19世紀的現實主義到印象主義這一段時間,西方20世紀的油畫對我們來說已經是當代了。

  我在《培培》之前的一些作品已經帶有了些許平面感,《培培》只是平面化得更徹底一些,畫面更加單純,在色彩、線條、結構、語言表達上更加追求畫面的形式因素。我現在所謂的變法,是現代風格更加明顯了。《培培》是西方早期的現代,馬蒂斯式的現代,莫迪裡阿尼式的現代。

  美術文化周刊:現代主義的特征是什麼?

  靳尚誼:從視覺上簡單講,現代主義就是平面化,這是美國理論家格林伯格說的。西方的現代主義始於印象派,從印象派起,西方的藝術家開始關注東方藝術,吸收東方的裝飾性元素,注重畫面的形式感,日本的浮世繪對他們影響最深,由此逐漸形成了早期的現代主義風格。如馬奈開始注重筆觸與色彩的堆積,馬蒂斯追求色彩的裝飾性,梵高摒棄了具有光影的畫法,甚至包括畢加索在內,平面化成為一個潮流。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風格相比,現代主義的平面化不太寫實,畫面明暗減弱了,有了一種裝飾性效果,一種形式美感。就像我們中國的文人畫一樣,畫家開始講究筆墨的形式感,以手中之筆抒胸中逸氣。文人畫就好比是中國的現代主義,它比西方早了200多年,這二者的發展路徑是一樣的。 下轉第4版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