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專題>>辛烈書法作品網上展廳

辛烈著作—《阿房宮賦》

2013年01月10日15:10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阿房宮賦》“二川”辨証

辛 烈

唐代文學家、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歷來被作為賦文的典范誦讀教授,建國以來一直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但是近年來對《阿》文中“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一句中“二川”的解釋卻發生了分歧。高中語文第四冊課本的注釋是:“二川,指渭水和樊川”,近年出版的一些古文選注和譯析書籍也幾乎完全一致地持這種觀點。《古文選注》(何滿子等選注)、《中學古代散文注析》(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編)、《古文古詩選講》(南寧師范學院古代文學研究室編)的解釋是:“二川:渭水、樊川”,《高中古典文學作品譯析》(朱寶昌、王改明、孟正民等編著)認為:“二川,指渭河和樊川”,《古詩文譯注》(劉允聲、彭格人合編)認為:“二川,指渭水和樊川”。往前推查,《古代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古文喈鳳》(上海廣益書局民國四年發行)、《古文觀止》(清吳楚材、吳調侯選)都是這個意思,唯有武伯綸先生在其新著《西安歷史述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中認為“二川指渭河、涇河”①。看來二川之一是渭河無疑,那麼另一條河究竟是樊川還是涇河?為了尊重科學、尊重古人、不貽誤后學,很有必要把這一問題澄清。

愚以為要弄明白“二川”所指,首先要考察清楚《阿房宮賦》聽鋪陳描寫的對象,不少人依據《阿房宮賦》這個題目,認為《阿》文描寫的僅是阿房一宮的瑰麗繁華景象,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實際上,《阿》文描寫了包括阿房宮在內的整個秦都咸陽建筑群。其理由有三:

一、從時間上看。文章第一句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而阿房宮是在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開始建造的,這時秦已統一中國十年之久且接近其統治的尾聲了。而秦始皇大興土木,營建宮室實際是從統一中國,也就是“六王畢,四海一”的過程中就開始了。《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每破諸侯,便在咸陽北阪上仿造其宮室”。這時還在渭河之南建造信宮,並建造了甘泉殿,致使“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這個時間才正好是“六王畢、四海一”。《 阿房宮賦》中提供的另一個時間概念是“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阿房宮從公元前212年開始修建到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不過三年,到207年項羽火燒秦宮室也隻有六年。可見寫的並不是阿房宮事,而是咸陽諸宮故事。

二、從所描寫的建筑規模、范圍和布局來看。秦始皇在世隻建成了阿房宮前殿,《史記•秦始皇本紀》說阿房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與“覆壓三百余裡”的描寫相差甚遠。當然,這只是阿房宮前殿,而《史記》中還有阿房宮“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的敘寫,《三輔黃圖》也說阿房宮“規恢三百余裡,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十余裡,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絡樊川以為池。”但“規恢”二字的意思說這是宏偉的規劃,到目前為止,考古發掘也沒有發現什麼建筑遺跡,可見這確實只是規劃設想而已,實際並未付諸實施。因為阿房宮工程正式營建時間僅不過三年,即以第一期前殿工程而論,其“室堂來就”就因始皇“駕崩”而停止,二世“復作”還不到一年時間,陳勝吳廣起義爆發,被迫停工。

秦都咸陽建筑群是從驪山以北的步高宮和灞河西岸的芷陽宮向西呈倒梯形擴散狀布局,直抵雍門(今咸陽市區東北的塔兒坡一帶),最北的望夷宮在今咸陽市秦都區涇河岸邊的張灣鄉睦村。最南的阿房宮,宜春宮分別位於今三橋鎮以南和曲江池西南(見附圖)。這個龐大的陣勢既符合“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的描寫②,又完全可以說“覆壓三百余裡”。

三、從宮殿的功能看。阿房宮是帝王朝會、慶典、決事的“朝宮”,並非宮人們生活起居之所,它最重要的一次使用就是秦二世在這裡登基。而《阿房宮賦》中“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等描寫卻正好指的是“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的仿造在咸陽北阪上的六國宮室中的生活景況。

從以上三方面看,《阿房宮賦》描寫的是秦都咸陽建筑群而不是阿房一宮。那麼文章為什麼要用“阿房”作題,而且在文首又明確地寫“蜀山兀,阿房出”這樣的文句呢?這個問題需要從《阿房宮賦》的寫作目的來探究。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大修宮室、貪好聲色的唐敬宗提出警告的。秦阿房宮在建筑規模上為秦都宮殿之冠,當時建造它和驪山陵墓征發刑徒七十余萬人,可謂勞民傷財之極。從政治上講,阿房宮是象征皇權和威嚴的“朝宮”。但始皇未造完而“駕崩”,二世“復作”不到一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劉邦進入關中,項羽火焚秦都宮室,秦二世被趙高逼殺望夷宮。始皇想萬世相傳的政權就這樣二世而亡了。無疑,以點代面,用“阿房”作文章題目有著沉重的策警力量。“阿房”名字本身就會使人聯想到恢宏瑰麗之極和毀於一旦之速,聯想到秦的暴政之苛毒和滅亡之慘痛。文章開頭也是以阿房帶整個建筑群,簡潔醒目,啟發人聯想,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為文之妙所在。

明白了文章是寫秦都咸陽建筑群體而並非單寫阿房宮就找到了解開“二川”之謎的鑰匙。咸陽建筑群從驪山以北向西呈倒梯形擴展,鋪排涇渭流域。而樊川卻在長安縣南部秦嶺腳下,即是距建筑群最南的阿房宮也相去甚遠,和“驪山北構西折直走咸陽”的整個秦都建筑群就更不沾邊了。而且,“二川”指渭水樊川的解釋本身就缺乏科學性,《三秦記》說:“長安以南,秦嶺之水,流為秦川,一名樊川,一名御宿”。《辭海》說樊川“其地本杜縣的樊鄉。漢樊噲食邑與此,川固以得名。”樊噲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大將,可見樊川這個名字是漢代才有的,那麼,漢代的樊川,怎麼會流入秦代的“宮牆”呢?

溶溶,水盛貌。“溶溶”之“二川”應是大河。渭河、涇河都是大河,秦代修建的鄭國渠,就是從涇河的源頭開始修建的。而樊川只是較小的潏河的一條支流。《水經注》說:沈水“上承皇子陂於樊川”,沈水就是潏水③,潏水一分為二,一支向北流為皁水(即?河),注於渭河,一支向西南合滈水注於灃河,可以看出樊川位於最南,是潏河的支流④,潏河又分別為皁水和灃河的支流。文章避開離建筑群近的較大的皁、灃、潏不寫,而偏去寫最遠最小的樊川也是無道理的。

綜上所述,“二川”應當是渭河和涇河,武伯綸先生的說法是正確的。以此就教於專家學者。

注:①武伯綸著《西安歷史述略》96頁。

②根據1959—1979年調查發掘,秦都咸陽故址位於今咸陽市東約十公裡的長陵車站以東地區。

③據顏師古《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④據《中國地名大辭典》。

(本文1988年10月獲全國十四省區中學語文教改暨新教材研討會論文一等獎)

(責編:任文(實習生)、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