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一幅幅笔墨水融、意境深远的画作再次呈现在观众眼前,参观者如置身淡泊宁静的水墨世界。11日下午,《明月前身——尤无曲中国画展》在北京介居书院美术馆开幕。
据悉,此次画展是尤无曲在京举办的第二次个展,早在1941年11月,《尤无曲画展》在北平稷园(今中山公园)水榭举行,前来祝贺的有齐白石、蒋兆和、王雪涛等一时之明贤。77年后的今天,尤无曲的画再次被世人所观,本次展览不仅是尤无曲笔墨语言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尤无曲在长达92年的艺术创作中所积淀的艺术精神的传达,它代表的是中国画的正脉传承。
尤无曲(1910-2006),近现代画坛的传奇艺术家。5岁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专,师承黄宾虹、郑午昌等名师。1952年归隐故乡南通,沉潜磨砺画艺几十载,虽然在南通医学院绘人体解刨图为业,但他坚持以毛笔画人体解刨图,用中国绘画的方式,画出了西方艺术家达芬奇用素描画人体解刨图异曲同工的效果。
尤无曲一生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坚持发展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他独有的"和谐文化观"。这种和谐文化观,使他在长达97年的生命里,"不与时人争名",全身心地投入艺术研究与创作,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他所倡导的"笔墨水融"说,在讲究笔、墨、水三法运用的同时,强调一个"融"字,让诸文化艺术元素和谐共处在同一个艺术时空里,形成整体的和谐而又物物鲜明。
齐白石曾有评:"南通尤君无曲,工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尤无曲的绘画墨中有笔,染中见骨,浑厚华滋。他画的苍树、山石,无不以书入画;远山流云、涧泉亭榭,墨出五色,随心所欲。(单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