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高冷文物如何拥抱观众盛情?

洪镁
2018年03月01日08:40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馆长说】方勤谈“博物馆热”:高冷文物如何拥抱观众盛情?

  导言:伴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2018年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九家博物馆强势进入公众视野,掀起一波全民“博物馆热”。

  与此同时,湖北省博物馆的年终盘点也交出亮眼的成绩,部分场馆扩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与其他省份共同主办的展览“万里茶道”及相关研究成果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有着考古发掘能力的博物馆也凭借近年石家河遗址、苏家垄遗址等考古发掘频获重要奖项,迈出去的“互联网+”步伐已经进入与观众的互动期……公众投以博物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湖北省博物馆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优势尝试着去拥抱社会。

  正如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观众不是不喜欢文物,可能有时候是我们的文物太高冷了,怎样才能以观众更能接受的方式给他讲述文物,让这些文物的讲解、宣传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释放出来,是这个时代、社会对博物馆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的2017成绩单

  方勤:在展览这一方面,我们和福建、湖南、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八省共同主办并在湖北省博物馆率先推出的“万里茶道”联展是特别值得聊一聊的。以往在中外文化交流上我们谈得比较多的是“丝绸之路”,但是“万里茶道”是与“丝绸之路”一样重要的文化交流之路。

  万里茶道兴盛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是继丝绸之路之后沟通欧亚大陆的又一条国际商路。这条线路南起中国南方的产茶区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通过水陆交通运输至汉口集散,经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转运至清代中俄边境茶叶通商口岸城市恰克图交易,后辗转销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及欧洲各大城市,线路总长达14000余公里。在贸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文化的碰撞,所以这既是一条茶叶贸易路线,也是一条文化交流路线。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八省联展的形式从比较广泛的层面上来揭示“万里茶道”的重要性,现在大家也在着手将这条商业贸易、文化交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展览是“万里茶道”路线上的八省共同来做的,目前以这种方式来做的展览并不多,所以它不仅是一个大型展览,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在2017年的涉外展览中,我们把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带到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展览,这也是特别值得一提的。这个展览在俄罗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仅实现了我们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也意外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涉外展览的构想、实施方向和长远规划。

  “万里茶道”联展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2017年,湖北省博物馆完成了部分扩建场馆的启用,在这一年,湖北省博物馆的场馆建设是怎样的?

  方勤:2017年我们完成了建筑封顶,但是场馆的扩建我们会一直延续到2018年,2019年我们在场地建设上面临的重要问题则是新馆的展陈。在扩建完成后,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1.3万平方米,从全国来说是比较大的单体建筑;其中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形成南馆、北馆以及东、西展馆的格局,设有12个常设展览、1个数字馆和社会教育中心和3个临展厅。

  我们在扩建的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场馆格局,但是在南边我们增加了新的展区“南馆”,扩大了展陈内容,从而能够增加科研中心、文保中心、观众服务中心,实现更加完善的功能布局。

  事实上,场馆的扩建也确实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根据目前的参观流量统计数据,在高峰期,我们的观众流量一天可达到3万多人;但是现在的展厅是没办法匹配这样的观众流量的。所以,场馆扩建是势在必行的事,目前的扩建工程许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石家河遗址

  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

  雅昌艺术网:与湖北省博物馆合署办公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17年取得了哪些考古成果?

  方勤: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在考古上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2017年12月,石家河考古遗址获得了“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它以一大批蕴含文明信息的代表性遗存把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后的一段历史变得越来越清晰,让我们关注到湖北的地方文明起源,以及它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经常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不久前,苏家垄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评选的“2017年六大考古发现”。曾国青铜器为什么这么多、编钟能够做到这么精美?因为在曾国就能完成大面积的冶炼。苏家垄遗址不仅出土了1000多件青铜器,还首次发现了冶炼遗址。而我们在苏家垄遗址中的另一个墓葬中“金道锡行”铭文解答了哪里来的原料造就了曾国的青铜时代,这是解读曾国青铜的重要密码。苏家垄遗址可以说是展现了曾国青铜器从冶炼、生产到流通的诸多环节,为我们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苏家垄遗址所处的时代比曾侯乙的时代早三百年左右,所以长江一带的铜矿从南方向北方中原运输的时间也应该是比目前所知的更早一些。

  湖北省博物馆“云观博”AR智慧系统

  观众正在使用“云观博”AR智慧系统

  雅昌艺术网:文博领域的互联网推广风头越来越盛,湖北省博物馆对此在在2017年有哪些举措?

  方勤: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运用“互联网+”的策略,我们馆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通过我们的“云观博”AR智慧系统,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展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还能够进行互动,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突破,受到了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欢迎。

  参加《国家宝藏》的三件湖北省博物馆国宝

  《国家宝藏》启示录:高冷文物如何拥抱观众盛情

  雅昌艺术网:携三件国宝参与到热门节目《国家宝藏》中,对湖北省博物馆有怎样的启示意义和影响?

  方勤:现象级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无疑是年度重大事件。我们推荐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和云梦睡虎地秦简,最终云梦睡虎地秦简入选参展“国宝”

  相对于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大家对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了解可能并不多,但是它对于中国法律史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在这件竹简上,一位叫喜的秦朝官员以工作笔记的形式,用四万多字完成了对一个中央王朝法律的传承,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陪葬品得以流传了下来。

  这些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竹简,不仅反映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变,更是中国法律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著作,为研究中国书法和秦国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等方面的发展历史,都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参考依据,其中对刑事侦查、法医理论、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甚至反腐、税收等方面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在两千年前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如此严谨而先进的制度。

  撒贝宁演绎云梦睡虎地秦简

  曾参与发掘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

  云梦睡虎地秦简,《国家宝藏》节目现场

  《国家宝藏》栏目组通过邀请当年参与发掘的老专家讲故事以及撒贝宁演绎这种非常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了这件文物,再通过当代的警察对竹简中的这种精神的传承让我们看到它在历史上的价值、在精神层面的意义,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

  节目播出后,我们的观众流量从以往的160万人次轻松地突破了200万人次这样的节目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人还是很喜欢文物的。《国家宝藏》热播这一文化事件让我们博物馆人也有了一些思考,为什么这个节目这么火爆?在这样的盛情之下,我们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观众不是不喜欢文物,可能有时候是我们的文物太高冷了,怎样才能以观众更能接受的方式给他讲述文物,让这些文物的讲解、宣传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释放出来,是这个时代、社会对博物馆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放这样原来是行业领域内的事情,现在能够迅速发酵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甚至是社会现象,大家纷纷排队去打卡,而且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观众是从外地赶过去,这其实对我们的展览展陈、场馆建设、公共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馆也在场馆建设之际,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必须提前预演的课题。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