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景传家:吴大澂与吴湖帆大咖祖孙收藏过哪些宝贝?【6】

▲王鉴 关山秋霁图轴
清康熙十四年(1675) 纸本 设色 纵125cm 横54.5cm
上海博物馆藏
《关山秋霁图》为王鉴效仿北宋山水画大家范宽之作。此画系吴大澂、吴湖帆递藏。吴大澂在裱边题跋“湘碧老人早年多泼墨淋漓之笔,其精细之作皆在六七十岁……其用意之缜密虽极小处无一懈笔”。
在吴大澂收藏的近两百件画作中,“四王吴恽”的作品多达54件,多于吴门画家的作品,在吴大澂的临作中,临习“四王吴恽”的作品也较多,而清代的“四僧”,吴大澂则一件没有收藏,也不曾向他人借阅临摹。白谦慎先生认为,这反映出吴大澂驯雅的审美趣味。
▲王原祁 仿倪瓒山水图轴
纸本 水墨 纵112cm 横47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康熙康熙五十一年,王原祁71岁,晚年取倪瓒笔意作图,笔墨古拙朴厚,气息简远清旷。图中钤有吴大澂“愙斋鉴藏”朱文藏印,吴湖帆于1931年中秋重装题跋中称:“先世旧藏,永充压箱。”可知此图为吴氏祖孙递藏之传家宝物。另有陆恢己丑秋题签。
鉴藏印:“愙斋鉴藏”朱文方印、“吴万宝藏”朱文方印、“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朱文方印等。
▲魏了翁行书文向帖卷
宋宝庆元年(1225) 纸本 纵28.4cm 横161.6cm
上海博物馆藏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四川浦江人。庆元五年(1199)为进士,官至佥书枢密院事,卒谥文靖,有《鹤山集》。魏了翁篆、隶、行、草书俱佳。
内容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段叙述了南宋李全于山东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朝廷平叛负担沉重,庙堂之内群臣无对敌良策,反而相互倾轧、互为埋怨的一段史实。后段文字则流露出他光明磊落,不畏强权,淡泊名利的做人为官之道。宋理宗赵昀继位后,权臣史弥远逼死济王赵竑,时鸣冤者甚众,魏了翁亦在其列,不久便被贬靖州。
卷后有元代弁应龙、赵孟、龚璛、顾文琛、陈复、白珽、述律铎尔直、陈润祖、上官伯圭、刘岳申和晚清何绍基、许乃钊、吴云跋。从弁应龙、龚璛、述律铎尔直三家跋文可知,此帖于元代尚在了翁后人手中,之后递藏不详,晚清归吴云,顾文彬之子顾承又以汉铜官私印四十钮易得。1861年,吴大澂在拜谒吴云时,见到此作,发现上有外祖韩崇“履卿”“韩崇之章”两枚鉴藏印记,知此卷于吴云前应系韩崇旧藏。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