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绳技: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印度魔术
14世纪来华游历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在访问杭州时,观赏过一个神奇的魔术——通天绳技,这个魔术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来的,并传播到日本和欧洲等世界各地,成为跨文化交流中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范例。
杭州绳技:伊本·白图泰笔下的神奇魔术
伊本·白图泰是中世纪著名的旅行家。他曾于元顺帝至正六年至八年(1346-1349)游历了中国,并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留下了相关记载。他是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又循海路北上到达杭州的。他在杭州受到执政官的热烈欢迎,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席间表演了一场精彩的魔术:只见魔术师抛绳于空中,绳便扶摇直上,直到绳端消失在空中。然后他让徒弟缘绳而上,爬着爬着就不见了。魔术师连喊三声,却无人答应。于是便生气地抄起一把刀,顺绳而上,也不见了。一会儿那孩子被大卸八块,丢了下来。之后,魔术师也气喘吁吁、满身血污地凌空而降,拜倒在执政官面前。执政官下令赏他。他把孩子的肢体捡拾拼凑到一起,用脚一踢,那孩子便毫发无损地腾地站起。伊本大惊失色,这时有人安慰他说:“哪有什么腾空、落地的残肢,只不过是戏法而已!”
这个魔术是由绳技-肢解两部分组成。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记载了一个大致相同的故事《偷桃》,在主要情节上与伊本所见高度相似,如表演者都是抛绳于空中、缘绳而上,都有小儿断肢再续的情节,所以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但在具体细节的刻画上又稍有不同,如增加了偷桃情节,成为绳技-偷桃-肢解模式,另外表演者由师徒改为父子,并且小儿被肢解不再是由其父缘绳而上所为,而是由于在天宫偷桃为“监者”所发觉而遭肢解,这样处理更符合中国人的伦理亲情观念。
显然,从伊本·白图泰眼中的神奇魔术到蒲松龄笔下的《偷桃》故事,中间应该还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就在明代。
方朔偷桃法:明代偷桃类绳技的大量涌现
明代涌现出了大量偷桃类绳技故事,其中与蒲松龄故事最为接近的是钱希言(约1612年前后在世)在《狯园》中所记载的一个《偷桃小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小儿攀缘而上的是由无数根递相互接的木棍,而不是缘绳,其它情节基本相同,甚至连题目也相似,所以蒲氏《偷桃》应是钱氏《偷桃小儿》的翻版。
不过,钱氏所记也是根据同时期人宋懋澄(1570-1622)提供的故事素材敷演而成的,在宋氏著作《九龠集》中有一个《蟠桃宴》的故事,发生时间、地点、情节都与钱氏雷同,如讲述的都是广州官员项双溪于冬月过生日,有术士(幻士)携小儿表演天宫偷桃献寿,遭天狗所吠等情节。所以钱氏所书系来自宋氏。
此类故事还见于同时期的王同轨(约1620年前后在世)、冯梦龙(1574-1646)等人的著作中。王氏《耳谈》中有一个《河洛人幻术》故事,发生地鄂城在今湖北,发生时间略晚于宋、钱二氏所记,表演者既不是师徒,也不是父子,而是一对走江湖卖艺的夫妻,属于偷桃-肢解类绳技模式。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方朔偷桃法》,在这个故事中,通天用的道具由绳和竿变成了天梯。
偷桃故事是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经常敷演的文化母题之一,它是西王母故事、东方朔故事和仙桃故事在汉魏时期的有机结合。由于仙桃传说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所以偷桃故事与祝寿文化相结合,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为杂技魔术表演的常见形式之一。
可以推断明代中后期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偷桃类绳技故事,成为清代蒲松龄创作《偷桃》故事的直接源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