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五方面入手 对“灯光冻”进行鉴别赏识【3】

平头章 灯光冻 3.7x3.7x15.5cm
古兽纽 灯光冻 3x3x10.5cm
用“广东冻石”冒充。为广东适中极品,颜色与清刚度类似灯光冻,但石质不如灯光冻之细润,纹理略显粗糙,晶莹度虽高,但比灯光冻轻浮,刀感不够爽利,如用来冶印,奏刀不够利索,缺乏美观。
用“河南、云南冻石”冒充。产于河南、云南两地。色彩艳丽,石性不稳,不宜封蜡保养,多以油养,脱由走色。其中有色泽如灯光冻者,但石质疏松,刀感滞涩,与灯光冻极好区别。
用“巴林冻石”冒充。在巴林石中有一种黄冻石中冻化程度较深的品种,同由纯洁而且微小细密的叶蜡石的结晶体组成,透明至半透明,从淡黄色至棕色,石质极像青田“灯光冻”,在灯光下也有类似交相辉映的感觉,极难辨认,但刀感较没有灯光冻之脆爽。市价远低于“灯光冻”。
用“福建芙蓉青”冒充。芙蓉青产于宦溪镇加良山东侧山峰。因色洁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温柔迷人而得。开发于明清之际,初期石质略粗,且多含砂团,品位远不及寿山所产。至清乾隆时,将军洞芙蓉问世,始初露头角,备受文人雅士赞赏,跻身印石“三宝”之列,与灯光冻、田黄、鸡血并驾齐驱。芙蓉青与中等灯光冻相似,但密度没有灯光冻之高。质多不通灵,肌理多隐细黑斑,容易辨认。
以上列举假冒灯光冻者几种,尚未能囊列所有冒充技俩,大抵以外来石冒充者为多。半真半假不在其例。只要将石质弄清,即不难辨。
陈墨简介
陈墨(1965--—),浙江青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曾任青田石雕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现任西泠印社青田印学基地秘书长、丽水市文艺家评论协会理事、青田石雕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公开出版诗集、散文集3部,青田石雕理论研究专著10多本。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