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鸡年将至 从翎毛画看古画中的珍禽【5】

2017年01月17日08:26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鸡年将至 从翎毛画看古画中的珍禽

北宋 崔白《寒雀图》绢本设色 纵23.5厘米,横10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崔白《寒雀图》绢本设色 纵23.5厘米,横10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寒雀图》局部

崔白《寒雀图》局部

  《宣和画谱》评崔白:“善画花竹翎毛,荠荷凫雁,道释鬼神,山林飞走之类,尤长于写生,极共写鹅。”崔白的《寒雀图》描写隆冬时节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依然在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情态各异,充满活力,画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

南宋 法常 《叭叭鸟图 》纸本水墨 纵78.5厘米,横39厘米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南宋 法常 《叭叭鸟图 》纸本水墨 纵78.5厘米,横39厘米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法常是南宋僧人,他所开创的笔墨意趣启迪后世文人的写意画风法。这件作品描绘的是一只八哥鸟立于老松干上,鸟身以极为概括的淡墨和浓墨画出,用笔与用墨十分简练,但鸟俯首啄羽的动态却生动而自然。

  除了实践之外,关于翎毛画,宋代已经产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如北宋郭若虚所著的《国画见闻志》认为画翎毛者必须知晓诸禽的结构名件,书中的描述甚为细致,足以见当时画家对此观察的详细程度:“自嘴喙口脸眼缘,丛林脑毛,披蓑毛,翅有梢,翅有蛤翅,翅膀上有大节小节,大小窝翎。次及六梢,又有料风掠草散尾,压谭尾,肚毛,腿祷,尾雉,脚有探爪(三节)食爪(二节)撩爪(四节)托爪(一节)宣黄八甲”。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