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为中国古代四大艺术门类 南北朝时办全国性比赛

《重屏会棋图》,五代南唐周文矩绘
西夏时期的棋盘残块及棋子
汉代陶制棋盘残块
近日,神秘棋手Master(大师)横扫棋坛,中、日、韩等国的顶尖棋手如柯洁、聂卫平、常昊等相继败在Master手下。在与古力决战前,已经取得59连胜的Master终于揭晓了自己的身份,它就是去年大出风头、战胜李世石的AI机器人AlphaGo(俗称“阿尔法狗”),Master最终战胜古力,取得60连胜。
这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围棋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简简单单的棋盘中,蕴藏了数不清的故事,同样,更多的故事还将通过棋盘延续下去。
如今,围棋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职业。殊不知,在数千年前,围棋不仅有着浓厚的“工具”色彩,而且人们对围棋的评价并不高,不少人认为下围棋是浪费时间和人力的“不孝”表现。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围棋也从一个被贴上“博弈”这个不太光彩标签的游戏,成为一种风雅之事,在文人雅士中得以发扬光大。
围棋起源说法多样
“琴、棋、书、画”说的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门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围棋是古人喜爱的娱乐活动,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在数千年的历史里,诞生了无数的围棋高手,他们在这小小的棋盘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而且对弈之风一直延续至今。
正因为广受人们的喜欢,在追溯围棋的起源时,不同时代的人掺杂着不同的情感,做出了不同的解读。这也使得围棋的起源之说变得扑朔迷离。不过,在这些多种多样的说法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着浓厚的“工具”色彩。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要属“尧舜造以教子”的说法。晋朝的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其法非智者不能也。”从这个记载来看,尧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后人在反对下围棋时,常常会引用这个起源传说。比如东晋大将陶侃曾没收部下的围棋和博具,全部扔到长江里,并且声言:“围棋,尧舜以教愚子……诸君并国器,何以此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明帝热衷围棋,有大臣曾以“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为理由,劝皇帝放弃这一爱好。
这个起源说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其实,《博物志》的张华在提出这个观点时,自己也并不是特别肯定,所以他才这样写:“或云舜以子商均愚”,只不过后人在提出“尧造围棋”这个说法时,有意无意中隐去了张华那句话中“或云”这个关键点。
另一种围棋起源的说法是“战争说”,唐朝诗人皮日休在《原弈》一书中说,“则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
在皮日休看来,围棋与兵家之道有着相似之处,他由此推断围棋起源于推崇权术的战国。在皮日休明确提出“围棋起自战国”说法的几百年前,汉朝的马融在《围棋赋》中曾有类似的推断:“略观围棋法于用兵。”
不过,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早在战国之前的春秋时代,围棋就已流行起来。例如春秋时代成书的《左传》就记述了一段用围棋作例证的对话:“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偶,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可免矣。”由此可见把围棋的起源说成是战国时期的产物,显然与事实相悖。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