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漫评李东辉先生画鸡

2015年11月13日13: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辑:安吉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漫评李东辉先生画鸡

李东辉 一唱雄鸡天下白

文 胡勃

李东辉,河北保定人,保定古属燕赵之地,中国传统文化在该地有丰厚积淀,世世代代生于兹、长于兹的燕赵后人,传承了先人吃苦耐劳、侠胆忠肠的精神。部队生活的经历在他身上留下鲜明印迹,养成了有坚守、有理想、有执着的人生追求。其间受部队派遣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造就了李东辉丰厚的艺术学养和较强的造型能力及刻苦的艺术精神。

应该说,艺术的“开窍”,是文化的悟通。在中央美院,李东辉自身勤奋,虚心学习,加之诸位大师的启蒙,深得中国画传统笔墨精华,在践行艺术理论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绘画精神。李东辉师从于娄师白,并得到了董寿平、启功、白雪石、卢光照、刘继英等诸位大师的指点与认可。李东辉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牢记前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格言,虚心研究学习大师们的画艺和人品。在掌握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之后,他逐渐把目光聚焦于模写各种条件下的鸡的生命状态上来,这便使他成为这一画种画家的起始。中国以鸡入画的绘画作品可追溯到唐代,宋以后历代都有诸多画雄鸡图的画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有“吉”的寓意,古人称鸡有“文、武、勇、义、信”五德,此类画作突出的多是雄鸡“武”、“勇”、“信”的文化寓意,并同时具有用笔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特色。而明代大家唐寅更有《画鸡》之诗,曰:“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此诗将鸡的美德和权威、收敛及奔放渲染的有致而强烈,而李东辉的“鸡”则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这一气息,这也是他的画魂。

李东辉画鸡,色彩艳丽,笔墨丰润,让人赞叹!他善于把鸡与山石、花卉组合在一起,以此来表达自然万物的灵性和融合,达到抒发个人情感的微妙效用。他笔下的鸡,画的痛快淋漓,大气磅礴,符合他作为一个人的个性。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李东辉艺术创作的源泉,不同生命角色的转换给李东辉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从整体看,李东辉画的鸡大都充满豪迈之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或许,正是他密切融于现实社会生活,是生活的灵性赋予他一触即发的创作灵感,使跃然纸上的“鸡”们,个个都具有浩荡之风、豪迈之气,雄姿勃发。

李东辉善于观察生活,给“鸡”以人性化表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感。他把所要表现的对象经过提炼,又从新的角度赋予新的内容,这是他作品的灵性所在。他始终坚持认为,当代画家选择传统,应扎根在人与画的精神层面,而不是表层,笔墨创意应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为主导,从构图到笔墨都应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新中国画,并且笔墨语言应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

纵观李东辉的绘画作品,他笔下的鸡总显得那么英姿勃发,仪态万千。它们或勇或怒,或憨或稚,或嬉或斗,大都具有自我特性的形式美。他善于在感情的震荡中将表现导入深层,通过强烈的感情渗透方式和写意水墨特性,来点燃金鸡的精神之火。李东辉把绘画变为精神的传达,在笔墨的点、线、色之间传达出独有的艺术的本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他所创作的金鸡意象,表达的是对生命野性、生命韧性和生命活力的赞颂,并把这些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生命内容转换为绘画意象符号形式。

李东辉画鸡讲究造势,让鸡艺术化、个性化、典型化,这种势就是劲健之力,是对有节律的动态美的追求,是对超然艺术境界的造势。在艺术语言表达上,更为突出个性,寓意深刻。李东辉的“鸡”,其鹰眼,洞悉一切;龙爪,勇者无畏;凤尾,美丽高贵;虎势,大气磅礴,这些无不展现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可贵的艺术气质。

中国绘画,要求画家来自传统而又要从传统笔墨中脱出。中国画从春秋中期的楚国发展到今天,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坚毅并富有开拓精神的艺术道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成功者的基本法则。李东辉作为一名当代画家,他的艺术之路也同样沿革了这条道路。如:《父子情》、《临风》、《凌云》、《迎春图》、《报春图》、《合家欢》、《盛世永芳》、《紫气东来》等作品,就是从传统笔墨中脱变而来的代表之作。这些作品是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体验和记录,凝固着思想的痕迹,流露出多方位的人性之美、人品之雅和浓郁的人文关怀。

上一页
(责编:鲁婧、董子龙)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