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唐宋时期精选香具展出(图)

刘丽琴

2015年05月04日08:27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唐宋时期精选香具展出(图)

《寒香》(青花釉里红陶瓷)

  《寒香》(青花釉里红陶瓷)

  广州日报讯(记者刘丽琴 摄影报道)4月16日至7月12日,“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唐宋时期国宝级香具66件(组)。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人的繁丽与宋人的雅致相映成趣。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香具形制设计尤为丰富。至宋代,燕居焚香则成为士人的生活方式,情致宛然,别有意蕴,在香料及香具发展史上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熏香文化中,香供养为佛教供养的重要内容。香供养有涂香、末香、燃香三种方式:涂香是将香粉调制后涂抹全身,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瞻睹爱敬等十种功德;末香是以香末撒布道场塔庙,有清净之用;燃香是焚燃香料向诸佛祈祷,传递心意,香供养与佛教一同传入中国,在香炉中熏燃香料或香饼、香丸,虔心祈祝、行香,以到达身心俱清净。所以唐宋时期有诸多不同类型香炉是专为供养佛事所用,大部分出土自佛塔地宫。

  供佛敬神以外,日用焚香也是熏香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明人屠隆《考槃馀事》中细数香之为用,最是详尽,“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

  燃香所用香料,最初为草本植物茅香,名薰草或蕙草,干燥后直接于豆形陶熏炉中充分熏燃,瞬时香气弥漫。西汉中,龙脑、苏合等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国,需置于其他燃料上熏烧,故在器腹较深的炉身中盛放炭火,香料置炭火上,使之徐徐发烟。南北朝时已出现合香,即调和众香制成香饼或香丸。许多配方本源自佛经,至唐宋时候多有发挥。

  盛放香料的容器称为“香合”,其中金银合贵重精细,漆合明艳趣致,瓷合质朴实用,各有所长。

(责编:潘佳佳、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