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改变艺术史的15对艺术家伴侣

2015年04月28日10:23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海外】改变艺术史的15对艺术家伴侣

  罗伯特和索尼娅·德洛奈夫妇(Robert Delaunay,Sonia Delaunay

  1908年,犹太裔法国抽象艺术家索尼娅·德洛奈通过共同的朋友、德国藏家威廉·伍德(Wilhelm Uhde)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罗伯特·德洛奈。夫妇二人志同道合,都对塞尚和高更十分仰慕,后来一起开创了一种名为“同时性”的风格——为了营造一种律动感,一种新鲜感,一种全新的情绪,在作画时把对比明显的色彩放在画面结构的首位。

  迭戈·里维拉和弗里达·卡罗(Diego Rivera,Frida Kahlo

  尽管弗里达起初只是里维拉的一个学生,后来却超越老师,被认为是墨西哥最伟大的艺术家。二人对艺术创作的热忱、独具风格的用色相互影响彼此,1929年8月,二人结为夫妻。由于里维拉的身材高大魁梧,弗里达娇小瘦弱,因此外界将他们的婚姻形象地称为“大象与鸽子的结合”。他们的婚姻充满了传奇而又悲剧的色彩——他们有过恩爱、外遇、憎恨以及创作中的合作,最终在1940年离婚。1954年,弗里达去世,里维拉这样写道“这是他人生中最悲伤的时刻”。

  玛德隆·弗里森多普与雷姆·库哈斯(Madelon Vriesendorp,Rem Koolhaas

  1975年,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与玛德隆·弗里森多普在伦敦共同创立了OMA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夫妇二人在建筑界领域颇有建树,作品包括具有太空感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以及庄严肃穆的荷兰驻德国大使馆。

  安东尼·葛姆雷和维肯·帕森斯(Antony Gormley,Vicken Parsons

  帕森斯起初是为风景画家,1979年在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与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相识。葛姆雷,1950年生于伦敦,是当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葛姆雷始终以自己的躯体为原型,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躯体与寓居空间之间的关系。1994年,葛姆雷获得特纳奖。

  乌雷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Ulay and Marina Abramovic

  1946年生于南斯拉夫的阿布拉莫维奇与西德的行为艺术家乌雷相遇在1976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1988年,这对情侣在中国历时三个月完成了他们作为夫妻的最后一件行为艺术作品《情人》——阿布拉莫维奇从位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延长城自东往西行走;乌雷则从中国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关开始自西向东行走,总计行程超过4000公里,最终在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和,然后挥手告别。

  马克斯·恩斯特和多萝西娅·坦宁(Max Ernst,Dorothea Tanning

  德裔法国画家恩斯特与坦宁都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锋人物,1942年他们在纽约的一家画廊里相遇,之后因为两人玩了一场时间特别长的国际象棋而坠入爱河,这也成为一段佳话。1946年,他们与艺术家曼·雷、朱丽叶·布劳娜夫妇一起举行了集体婚礼。三年后,他们返回法国定居。

下一页
(责编:魏欣宁、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