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Ou Lai, Suzhou
而对于那些想投资艺术但又不是很懂行的艺术爱好者,许宇的建议是,在投资艺术之始,应该去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美术馆、国际级画廊看展览,了解在这些地方展出的艺术家。在充分了解这些的基础上,才可以看看艺术杂志,不然可能会是很困扰的体验。也可以看看《纽约时报》、《卫报》、《纽约客》等紧接地气的杂志上的艺术专栏,看他们推荐的画廊和展览,也是能够明了不少的。
源于生活的研究
意大利籍艺术家 Davide Quadrio 有一个好玩的中文名字“乐大豆”,他出生于佛罗伦萨。19岁大学二年级时,他来到了中国,先后在同济大学和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之后还曾到青海和甘肃游历一年。经历了自己画画、开画廊等等颇有些辗转的事情,1998年他在苏州河畔成立了非营利性机构“比翼 Bizart 艺术中心”,这是上海最早的一批艺术空间之一。他把本地的一些三十几岁的年轻艺术家们集合起来做各种有趣的项目,试图把一些比较前卫的艺术展展现出来。艺术中心就像一个研究所,让年轻的艺术家“锻炼身体”。之后,他还创办了 Arthub Asia,于亚洲及世界各地策划、代理及推广艺术活动和作品。目前,乐大豆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时将担任预计在 2016年开放的上海震旦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的策展人。
意大利籍艺术家 Davide Quadrio
“十几年前我刚刚进入中国时,学习中国的文化,跟本地艺术家做当代艺术。那时候,当代艺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虽然那时我们做的是很前卫的工作,不一定以美为前提,但是我们仍会做很多源于生活、源于现实本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持续至今。我认为做任何工作,方向和定位很重要。如果不明晰就会变得不伦不类。而这些关于艺术的方向和定位,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决定的,一切都源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生活所在地的文化和社会。”90年代乐大豆开始做前卫艺术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会相信录像、装置等等是艺术。而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已经价值连城。“我认为有想法就要表达,不表达就没有位置,更不能推进社会。但最近五六年中国的艺术家以钱和利益为主,较少考虑自己在整个生活文化中的位置到底是什么。”
Gabriel Lester 作品《大爆炸》,展览《歧异花园》现场,南京西方美术馆,2013。图片提供:Leo Xu Projects
乐大豆说,他是从很晚才开始收藏艺术作品的。他喜欢收藏多媒体的照片和影像,在收藏的时候非常有计划,着重考虑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对于有意投资艺术的读者,他建议应先进行研究,不要急于购买。普通人应该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艺术投资,多多留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就我而言,现在购买的几乎都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