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F>>方怀富
人民网>>书画>>正文

人厚画清——方怀富其人其画

2015年03月15日17:27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几日前,方兄怀富邀我品茗大柳树环岛方家寓所,彼时已与上次共同品茗谈艺隔数月余,但两次见面甚相似,皆是以方兄取佳茗相待为载体的谈艺过程,自始至终皆欢笑于绘画的谈论中。其间当然可赏怀富佳作,并于其中见其品性耳。

方兄人厚,大笑直言,常偶带俚语地谈论绘画与人,却不失雅的天性。雅与俗的讨论大概始于战国诸子,至汉代继续演化与对立,魏晋时期一转而进入对人的风姿神态的形容。在中国较早的文化时期,雅相对于俗在士人中被提倡,它往往指道德判断与士人风姿。但到了明代,社会巨变,城市经济之发展改变着士与社会的关系,江南士风滋生出俗化倾向。而所谓俗化,是指融入世俗,以俗为雅。怀富兄风姿直承明代士风,乃以俗为雅的当代体现之一例,日用常态与傲然独立统一于一身,日用其外,傲然其内,常品时俗而不失道德情态,未入俗人见地。

方兄画清,画入清境,笔墨清明有逸气,笔不滞于形而墨无燥气,清明之境存于自由的笔墨形态之内而为怀富画之神。怀富曾以微信发来几张作品图片示我,并讲有人论他近来画有雾霾阴气,我读后觉他近日作品用墨澹澹有神韵,以减少繁冗层次的笔墨体现整体气象,是笔墨整合的好作品,相对怀富以前作品,更多了些雅的画面氤氲之气,何谈雾霾阴气?当今之山水作品,常求笔墨厚重、物象丰富而趋写实倾向,繁冗之态冠以积墨之名,殊不知古人所谓积墨,神厚而气清,无滞涩黑气,厚重中透清境,蕴藉里藏高古,非俗画可与比肩。古人对景命笔亦常有之,有记载荆浩、李成有实景写生,但考察其作品无写实冗态,笔墨洒脱而沉郁,不粘滞物象,荆浩说“笔者,不滞不形,如飞如动”,笔墨独立于物象而承载着造化神韵,所追求的是“拟太虚之体”的笔墨本身的画意。方兄之画略拟传统意。

怀富嘱文,小文乃读其画品其人后之真实体验,值兄画集付梓之际以成,谨以贺之。

(责编:赫英海、潘佳佳)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