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象牙尖上的艺术之舞

2014年09月16日08:19    来源:温州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象牙尖上的艺术之舞

《江心胜景》 陈松洪

  《江心胜景》 陈松洪

  等待。

  等待了足足20年,郑岁生重新获得了雕刻象牙的权利。

  这一回,他一头扎进去,传统的、现代的,人物的、动物的,无所不涉,把几年来练就的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拼雕统统派上用场。《群仙祝寿》、《皆大欢喜》、《捉迷藏》……一件件得意之作飘然而出。

  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象牙雕刻在温州颇为盛行,乐清就有100多人从事象牙雕刻,郑岁生是其中一员。198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颁布,结束了我国象牙制品的制作,风靡一时的象牙雕刻在我市戛然而止。

  全面禁停的岁月里,郑岁生依然坚持着雕琢,没有象牙,牛骨、黄杨木来代替,郑岁生说:“我是在夹缝里生存着,如同身处一线天,但总觉得前面是阳光大道。”

  2004年,国家出台新政策,允许获得审批的象牙雕刻厂家可以继续工艺品制作。郑岁生闻讯大喜,他紧紧抓住契机,向北京有关部门递交申请,经过严苛的考核,于2009年创办了象牙雕刻厂。在浙江消失了20多年的象牙雕刻重焕生机。不同于广州牙雕的玲珑剔透,也不同于北京牙雕的雍容华贵,温州象牙雕汲取了木雕的气质,又彰显象牙的柔润,散发出浓厚的江南气息。

  走进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岁生的工作室,一件件精致的弧形象牙雕作品整齐地摆在柜子里,这是郑岁生的世界,他已经在此行走了近四十年。

  郑岁生勤于思索艺术之变。他说,象牙创作本身受固有的形态限制,想创新想更豪放地去表现作品,真正达到“空、飘、细、精”的境界,确非易事。三年前,一件以飞天仙女为题材的人物拼雕作品让他一遂夙愿。这件以飘带作支撑的“飞天”完全脱离象牙原有形态,创作手法有了全新突破,人物姿态轻盈自如,真如李白“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的诗情画意。郑岁生说,这件作品很耗材,差不多是十公斤象牙雕了只剩两公斤,但艺术价值很高,没雕完就被人预订了。

  为求新突破,郑岁生又在猛犸象牙上找到了灵感。猛犸象牙属于史前生物的遗存,大部分猛犸象牙已经不能用于雕刻,成品率只有20%左右,十分珍贵,但它有着古朴凝重的独特风格。“我想开发一系列大写意的作品,来提升象牙雕的另一种风格。”郑岁生踌躇满志。

  工作室里,从事象牙雕刻30多年的陈松洪的作品《江心胜景》也显得江南味十足。陈松洪说,这件作品依循象牙的天然样态雕琢而出,以“桥”为载体,辅之以人物、景物的镂刻,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异常鲜活。

  “制作象牙雕对原料和成本的要求很高,而且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陈松洪说,现在,象牙雕的大师不多,学徒们的承接力又不够,这就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继承引人忧虑。

  郑岁生认为,在传承问题上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受限,而学生因为没有材料,技艺无处施展,而且象牙雕的技艺周期又长,现在的年轻人很难耐得住寂寞。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女儿都在跟着学,女儿郑亦婷对象牙雕刻很有感觉,她的《观音》娟秀清丽,细致工整,儿子的创新意识也很强,这些让郑岁生非常满意。“我的手艺便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我始终认为传承是家族荣誉,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商报记者 郑丽娟 文/摄

  象牙雕刻

  中国象牙雕刻具有悠久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上世纪70年代象牙雕在温州开始风靡,产品出口东南亚,民间出现大批象牙雕刻手工艺人。后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颁布,国内象牙雕刻工艺濒临灭绝。2004年我国开始对象牙制品实行定点加工经营管理制度,促使我国象牙加工经营全面进入规范管理阶段。国家出台新政策,允许获得审批的象牙雕刻厂家进行工艺品制作,象牙雕刻工艺才重新焕发生机。

  本版由

  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温州9号创意街区

  9号文化艺术中心

  联合协办

  来源:《温州商报》

(责编:潘佳佳、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