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图)

2014年08月12日08:45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 广东市场依然难起波澜

黄牧甫印

  黄牧甫印

邓尔雅印

  邓尔雅印

黄牧甫刻 兽钮印章 雅昌供图

  黄牧甫刻 兽钮印章 雅昌供图

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 广东市场依然难起波澜

  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 广东市场依然难起波澜

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 广东市场依然难起波澜

  北方印章市场行情持续攀升 广东市场依然难起波澜

清 吴昌硕刻 来修齐田黄章雅昌供图

  清 吴昌硕刻 来修齐田黄章雅昌供图

邓尔雅刻寿山石等印 (五方)雅昌供图

  邓尔雅刻寿山石等印 (五方)雅昌供图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刀下功夫尽显风流才学,方寸之地能容博大文化。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中国印、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印章这一古老的篆刻艺术,在最近几年又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相比于江浙、北京、河南等地,广东篆刻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按照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的说法便是,不管是历史的延续还是当前的审美趋向,都有其别开生面的特性。在他看来,在全国格局中,目前广东篆刻家整体实力处中等地位。

  相比于创作,广东的印章收藏又现尴尬一面。“很难找到一位上规模成系统的收藏家”,广东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言语中透着无奈,甚至不愿多谈此话题。

  创作

  广东实力在全国处中等地位

  “艺术移民”深刻影响印坛

  岭南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可以从秦汉说起,尤其是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印章,在中国印章史上都写下了重要一章。据西泠印社社员、南方印社社长蔡照波介绍,鸦片战争后岭南篆刻就形成了师古而不泥古、出新求变的探索精神。而到了晚清,安徽篆刻大师黄牧甫来到广州,给当时的广东印坛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蔡照波表示,目前黄牧甫一派对当前岭南印林仍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本土艺术家多承袭清秀俊逸的印风。他强调,黄牧甫派的影响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柔美巧丽的风格已经呈现了呆板、程式化的倾向”。

  “多地印风相互激荡,由此形成了多元的审美格局。”在蔡照波看来,近十多年来,外来篆刻艺术家大量涌入广东,其粗犷朴茂的风格与本地印章审美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于这种情势,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也给予认可。“相比于民国,由于艺术家南迁,目前岭南印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了包容多元的气象,这就与浙江的承传有序截然不同,在全国格局也别开生面。”据其介绍,在篆刻全国展中,广东获奖的艺术家也多是外地人。由此,他甚至认为“艺术移民”对广东印坛的影响,比画坛、书坛大得多。

  对于李刚田的“广东篆刻实力在全国处中等地位”的观点,蔡照波亦表示认同。“观念探讨太少,能引起全国关注的篆刻现象太少了。”在蔡照波看来,或许受制于地理位置,广东的篆刻家对全国艺术风潮的反应总是迟缓一些,对于某些话题的讨论总是慢了半拍。

  对于广东印坛的发展,李刚田与蔡照波均表示看好。“学校已经引入了篆刻专业,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这正是希望所在。”据蔡照波透露,为加强广东篆刻艺术家的交流,已牵头成立南方印社,预计今年10月正式亮相。

  收藏

  本地难觅自成系统的收藏家

  不少行家大叹“老广不识货”

  在艺术品市场上,西泠印社、北京匡时等一些老牌拍卖公司虽然很早就在国内开创了篆刻印章的拍卖专场,然而作为一个新的市场板块,篆刻印章并不像其它文化品一样受到藏家的重视。直到2012年,整个艺术品市场全面进入深刻调整,一批拍卖企业出于为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的,才重新把这类拍品纳入主流板块体系,并陆续开设篆刻印章的专场。

  但想不到的是,在书画、陶瓷等主流拍品都遭遇量价齐跌的寒冬期时,印章的市场表现却始终非常稳定,行情持续攀升。到了2013年,印章的“黑马行情”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几乎所有专场的成交率均高达80%以上。当年在保利春拍上,一件重239克的田黄上品“清吴昌硕刻/来修齐田黄章”,以惊人的1380万元成交,一举刷新了近代田黄印章及吴昌硕篆刻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尽管全国印章市场正风生水起,本地也有丰富的篆刻艺术资源,但广东印章市场依然难起波澜。“广东的印章收藏非常弱,弱到很难找到一位上规模成系统的收藏家”,广东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言语中透着无奈,甚至不愿多谈此话题。而收藏记者多方寻找印章大藏家,亦无果而终。据了解,广州曾有一次拍卖会搜罗了一批印章集中亮相,43件拍品最终却仅有1件以接近底价成交,让不少行家大叹“老广不识货”。

  “其实相比于书画,印章收藏在全国仍算一个边缘门类,藏家并不多。”在李刚田看来,广东的印章收藏风气不过是表现得更不理想一点罢了,和地域文化没有太大关系。“深圳风气好一些,广州就弱很多”,他表示。

  蔡照波则直接陈言,广东知名的篆刻名家大多都没有固定的藏家,“我自己都没有”。据其介绍,潮汕地区有一些篆刻藏家,但规模亦很难比拟北方的藏家。“篆刻艺术的价值应该高于印石的价值,但现在往往本末倒置,制约了市场的发展”,蔡照波如是称。

  “在广东,印章的实用价值多于收藏价值。”据西泠印社理事周国城介绍,在浙江,许多收藏家很早就意识到印章的艺术价值,并且已经开始收藏有共同选题的印章。“他们会选最好的印石,找最好的篆刻家,留下一批共同选题的篆刻作品,这笔财富的价值,若干年后或许不可估量。如有的人会花上百万元,请西泠印社的社员每人刻一个龙字的印章,或是刻上一首唐诗。”他坦言,这种收藏印章的方式,广东很少有藏家会这么做。

  篆刻名人堂

  黄牧甫(1849-1908)

  安徽黟县人。在印章方面,他纳故吐新,创造了自己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从第一次来粤住了近四年,到第二次来粤,一住便是十四年,他前后在粤共住了十八年,对岭南印林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尔雅(1884-1954)

  广东东莞人。印章风格清丽恬淡,刚劲隽永,似俗实雅,刀笔俱现,冲和自然,韵味清朗,还善于刻造像印。所刻的印章,只得形象而不知是何字,这乃是其篆刻的一种代表性创造。

  微访谈

  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

  追求纯艺术的篆刻家

  希望广东能出现更多

  简介

  李刚田 河南洛阳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

  收藏周刊:广东篆刻给您一个怎样的整体印象?

  李刚田:20世纪以来,广东篆刻家在原有基础上又加入了文人雅意与现代装饰效果。近30年来,艺术家南迁又进一步影响了广东篆刻,与原来已有很大的变化。广东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呈现包容多元的格局,在全国别开生面。总体来说,应该处于中等地位。

  收藏周刊:您说广东印坛多元,到底涵盖了哪几个“元”?

  李刚田:一个是延续着黄牧甫的审美风格走过来的,但过去的痕迹已经不是很明显;一个是突出篆刻的实用性,面向市场创作的类别,技术同样过硬;一个是追求艺术性的,比如在展览上,我们会看到这些艺术家在努力表达自己的心志与个性。

  收藏周刊:根据您的观察,广东篆刻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瓶颈?

  李刚田: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文化往往都存在两难的困境。物质丰富、观念多、信息多,这一方面为艺术家提供了便利,也会对艺术家的创作形成掣肘。我更乐意看到,在广东出现更多的追求纯艺术的篆刻家,他们不受市场或新潮的影响,可以潜心做学问。相比于创作,广东篆刻的学术研究比较滞后,这会对艺术的发展形成阻遏。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