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魂注墨彩 尽善尽美:访书画家周玉金

徐浩钦 撰文/摄影

2014年08月05日13:3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魂注墨彩 尽善尽美:访书画家周玉金

初见周玉金,是在北京一会所朋友的聚会上,大家正在观看著名书画家王金雁创作书画。歇息之余,一位面庞消瘦,目光炯炯有神,留有一条长发辫子的,操着一口浓重山东口音的青年,在朋友的怂恿下,拿起画案上的笔:献丑了,请王老师给予指教。刷刷刷,不出半小时,二张四尺“高风亮节 ”的竹子,一幅“茶趣”人物画出炉,且其画作竹子颇有郑板桥先生古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哇塞”,顿时,引爆了在场不少人的眼球。也使我大脑迅速膨胀:爆出一个要采访他的念头。他就是著名书画家——周玉金。

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我如约叩开了位于北京南城的周玉金的寓所。

好家伙,先于我来的一位是解放军某部的司令员,一位是来自缅甸的翡翠商人,还有些其他客人,聚在一起正在品茗。

真可谓高朋满座啊,从这点上,也可看出周玉金的为人。

“请大家过来吃饭了”。周玉金漂亮贤惠的爱人,为我们准备了馅料丰富的手工水饺和几盘看似简单,却十分精巧营养的下酒凉菜。哈哈,这就叫:赶早不如赶巧。

一番寒暄落座。主人为我们准备了产自法兰西波尔多的“AOC生命之水”。席间,没有可以用来“醒酒”的器皿,周玉金就找来啤酒扎“哗啦”、“哗啦”直接倒入。没有专用红酒杯,他就拿出啤酒杯,杯杯倒满,分给客人。哈哈,这是典型实在的山东人。这让我想起了,每次去山东都会遭遇的“泉水叮咚”与“深水炸弹”(一种将一杯一两左右的白酒放入一杯啤酒中的整人喝法)。也正应了他的名号:颠人。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我与周玉金择一角落,借着酒劲开始了“海阔天空”的聊访。

山东省临沂建城于2500多年前。古称“琅琊郡、沂州府”,是我国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极其厚重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作为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被乾隆帝盛赞为:“鲁南古城秀,琅琊圣贤多”。

临沂地杰人灵,名人辈出。历史上孔子72贤徒,有13人在临沂,著名的24孝,临沂就有7孝。这里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大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荀卿等先贤名士的故乡。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钟灵毓秀的光辉。古老的沂蒙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吟诗作赋,一展才华。在圣人孔夫子“登东山而小鲁”之后,李白、杜甫携手翩然而来,谱就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诗句;酒仙李白更是被兰陵美酒佳肴而吸引,乐不思蜀,以至醉卧兰陵“不知何处是他乡”,醉出一段极致。周玉金就出生于斯。

周玉金,字望储,号颠人,斋号墨池斋主人。1970年12月8日生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学部一级国画委员、国际书画资格认证中心一级美术师,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名人国际互联网中心特级书画大师、中国画圣吴道子艺术馆理事,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长江魂书画院名誉院长。

其作品曾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新世纪名花名家中国画大展》名花名家奖、《中国书画名家金奖大展》 金奖、《全国中老年诗书画名家优秀作品集》金奖、获东方诗画终身成就奖、长江魂金奖艺术家称号、中国艺术家联盟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选集》、《“牡丹杯”全国著名书画家精品集》、《中国书画名家早奥作品暨泸州老窑酒文化大展》等国内外书画大展赛并获奖,其获奖作品被录人国际、国内典籍及被名家堂馆收藏。还先后应邀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展出并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广受赞誉。

年幼的周玉金家境贫寒,小时候,邻家小朋友的一部“小人书”《西游记》(连环画),使他喜欢上了绘画,并且,改变了他今后的一生。可喜欢归喜欢,家里七个姐姐一个妹妹,自己虽贵为“独苗公子”,但家里连全家人赖以生存“糊口”米面都难以为继,缺衣少食,那里还有多余的闲钱给他购买笔墨纸张,用来画画,就连满足他一时兴趣的“小人书”也买不起。

倔强要强的周玉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画画的期望和“长大了,我一定会做个大画家”的梦想。买不起笔墨,他就用树枝、砖头、瓦片以及可以使用的物件,在地上,在墙上等一切可以“出影儿”的地方,没白天没黑夜的写画,这几乎成了他儿时的唯一爱好。为了能够画得更像,他开始利用完成学习作业之后,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观察蚂蚁、麻雀、竹子、老榆树等身边能够观察的到的花鸟鱼虫。有时他为了画竹子,就折断一根竹子,拿进屋里,找地方插好,然后,用灯光把竹子的投影打在墙上,美美地临摹墙上的竹影;有时,他会跑到河沟里抓几条小鱼,放在盆里,仔细观看鱼儿游动与进食及嬉闹时的不同细节,悄悄地画下来。那时候,他还不懂得这叫:速写。可好景不长。家里见他放了学,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帮助家里做些诸如割草喂养猪羊鸡鸭等力所能及的活儿,反而,一天到晚,不务正业,东描西画,弄得家里家外,墙上地上,全被他“涂鸦”的“伤痕累累”。有时,还为此受到体罚,甚至棍棒。高中毕业后,一心渴望学习绘画的他,竟然,做出来一个后来连自己、家里“都不敢想象”的决定:离家出走。为了追求自己年少时的绘画梦想,周玉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从乡亲们亲友们那里,东凑西凑,借了些钱,就独自踏上了前往省城济南的求学之路,并通过自己坚韧不拔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他梦寐以求的山东省艺术学院。大学期间,为了解决学费以及维持生活的费用,坚强的他,没有向家里和亲友张嘴伸手,而是利用自己所学,到周边市县的工厂、机关、企业,甚至有些饭店酒楼,去为需要的客户,画广告,画墙体装饰等。这些自力更生的行为,即锻炼了他的书画技能,又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以至于周玉金乐此不彼,寒暑假期几乎跑遍了全省。

大学毕业后,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为追求至真至美的艺术境界,周玉金历经坎坷,吃尽苦楚,历览前贤,交游大家。在他心目中,除却自己的绘画导师,最令他最为膜拜的当属明代书画大家、诗人、历史学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的号称“青藤老人”的徐渭。他非常喜欢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还有“青藤老人”擅长的行草,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不拘绳墨,腾挪多姿,气息鲜活。 其次是竹王郑板桥,而近当代的工笔深受喻继高、何家英等大家影响。

榜样与目标确立,唯有奋发图强,刻苦勤修。周玉金曾效仿先贤只身赴敦煌,游云贵,上京城,下金陵,历丝绸之路,游名山大川。无论是风餐露宿、身无分文在圣地敦煌的七年磨砺,还是行善被欺、几乎丧命的云南历险,在他看来都是厚重了人生经历,丰富了他的书画创作的浓墨重笔,对所经磨难苦楚他似无感受。特别是他在敦煌近七年的,亦僧亦俗“一只囊可以吃一星期”的苦行生活,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临摹了六十二窟1600百余幅经典壁画,这奠定了他在绘画创作中,对于线条和色彩的娴熟恰当运用与掌控的夯实基础。敦煌回来后,他越发觉得自己的创作,虽然有进步,但在创作中总是“捉襟见肘”,难脱于“俗套”,甚至,对于创作产生了些许迷茫。思前想后,周玉金又一次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二次重要抉择。他携带绘画工具,只身跑到一位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家中“隐居”,并将所有通信方式,全部舍弃,一支笔,几刀纸,一陋室,利用九年的时间,把从唐朝到晚清民国著名书画家画作、著作,或买或借,一一进行临摹研习,笔耕墨舞,修得正果。或许,效法先贤,孕育艺术之躯才是其人其志。“存傲骨而无一点傲气,出作品而有万种神韵”。

周玉金在创作书画。

聊着聊着,周玉金拿出他的一些获奖作品画册和绘画作品。

细品其作,愈见其善良、真诚与宁静,精之特精,涉之犹博,走前无古人之路,开当今先驱之风。字里画间暗藏着“术”、“和”、“道”之象。看着看着,周玉金起身铺纸沾墨,勾兑彩料,准备现场绘画。不到二小时,近十幅人物、花鸟、书法,工笔、写意、重彩,或四尺整张、或丈二、或扇面,张张撩人,幅幅夺目。

记得大文豪苏东坡曾用一首诗评价画圣吴道子曰: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周玉金受聘画圣吴道子画院理事,当之无愧。彰显他对中国绘画的精神和风骨!举目细品,令人好似踏入一种平和、恬静、高远清雅、超然脱俗、禅气仙逸之境界。“扑清气如临玉树,于宁静中寓阳和之气”。无不透出庄子“自然无为”之道意。师造化而创心境,除六尘而显本真。中国画,贵求写意,不拘形备。周玉金深谙其道,数十年中,居幽室而追古今名师,行万里而览天下山川,忘形得意, 充注毫端,不为“形”累,一气呵成,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其画作,大有超凡脱俗之感,又倍觉亲切触手可及、畅人心怀之境界。看其泼墨,洒脱不羁、畅快淋漓,犹如亲身品尝了一餐艺术的饕餮盛宴。多年来,周玉金笔耕不辍,专攻传统中国画,花鸟虫鱼,尤善画竹,又精油画、工笔、金石等。画风法度谨严、气韵灵动。

周玉金的画作兼有工笔的细腻和写意的洒脱,其主要艺术特点,就是对中华民族艺术语言的传承发展和西画艺术精华的吸收、融和和升华。而周玉金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如山水、梅兰竹菊、花鸟、人物画细腻优美的写照艺术,将中国水墨画的抒情性、诗意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又糅合了现代西画中的挪用、变形、错位手法,将色、点、线、面、体作为塑造物象的表现形式,趣与意奇妙地溶入其中,逆向思维,从不守规中矩,在否定之否定中探究,从而开辟了独特的写意语言,达到了中西文化时而共生、时而共鸣的和谐境界。周玉金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将灵魂注入墨彩,书为心画,彰显世相,营造对生命的敬畏与膜拜,他咀嚼着苦涩和忧伤,咀嚼着独特的人生,他举重若轻,为当今浮躁的艺术界融入了真切质朴的声音。“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如是说。

“家里人现在知道你在外干什么吗?难道你不思念家乡和亲人吗?”趁周玉金完成一幅画作之际,我关切地问到。

“现在,家里人通过乡亲们知道了。哎,哪有不想的。”说着说着,周玉金掏出一支烟,脸庞慢慢转向窗外,双目中分明闪着泪光......。

路行千里,钟爱沂蒙。作为沂蒙人,周玉金虽一直在外漂泊求艺,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不减反增。家乡的文化之厚重,家乡的山水之美激发周玉金的灵感,家乡的风俗人情之美感召着周玉金的情怀,从周玉金的画作中不难看出他对于故乡的爱胜过一切。 2010年周玉金将其多年典藏著作带回家乡,举办“蒙山情?敦煌梦感恩故乡国画艺术展”。感于周玉金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以及对于家乡浓浓的钟爱之情。家乡人也用博大的胸怀与热情拥抱了这位游子。临沂市市委市政府对画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中华工商时报》、《山东商报》、《羲之书画报》、山东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竞相关注和报道;中国美术家协会、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侨书画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东美术学院、南京长江魂书画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单位派员纷至祝贺。展览画作中,周玉金满怀对家乡的刻骨钟爱之情,以血代墨,历经三年呕心沥血的创作油画系列《八百里红色沂蒙三部曲》《大美临沂曲》,引起了巨大反响。

“你觉得梵高对于你的油画创作有多大影响?如何对比你与他的作品?”望着周玉金创作的油画作品,想到他的名号“颠人”,使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对梵高的评价:他的成功,就是天才加精神病。梵高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的伟大一生。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

“梵高大师是我膜拜的神。对我的油画创作,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决定性作用,但我万万不可与这位世界级大师,相提并论。今天我做出的这点小成绩,难以望其项背。”周玉金连忙谦恭地摆摆手说道。擅长国画,又历经三年艰辛,创作出油画系列《八百里红色沂蒙三部曲》与《大美临沂曲》巨制,可以想象周玉金的绘画功底。一个书画家擅长一种书画风格就可以成为名家,但国画与油画都擅长并且个性独特的书画家,则较为少见。因为国画和油画的创作风格迥异,没有经过严格专业院校学习,没有过人的书画功底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中国画有别于西画,她并非以真实再现具体的自然形象(形似)为追求目标,而将审美重点落在表象的神韵。则以“气韵生动”,具象表现全宇宙的生命,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且盛用线条;油画则不注重线条。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油画多焦点透视,中国画多散点透视;中国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中国画不重背景,油画很重背景;另外还有作画工具上的区别,周玉金能把油画长卷达成极致,颇具飘逸超凡。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椎画沙,如印印泥和屋漏痕”。这是我目睹周玉金书法创作之感悟。 周玉金是幸运的。作为曾有二位名扬世界的“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临沂“小老乡”,周玉金十分崇尚“书圣”王羲之的书风,“心慕手追”,刻苦研习这位大家的书法精髓,反复临摹、借鉴,并将其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笔下的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通过自身坚韧不拔的刻苦研习,他成功地实现了由“画家书法”向“书家书法”的华丽蜕变。“只有自然流露的才是真性情,只有真性情方能确切体现真实的自我。”这便是周玉金书法艺术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观其书法,“寓刚劲婀娜之中,行遵劲于婉媚之内”,温文尔雅,俊逸洒脱,点画骨力劲键,起落转抑如断金切玉,干净明丽,结体一欹反正,若断若连,极富变化,很少雷同,充满活力和艺术感染力,虽略显稚嫩,但具明显的节律感和韵律美。颇有书圣遗风。

周玉金在进行书画创作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书画家,周玉金的书画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年过不惑的他,对于自己及家人的衣食住行,要求很严,近乎于吝啬,从不铺张,更不效仿他人,购买名车名牌,拥美庐钱色而招摇过市,整日里“一袭布衣,沉浸于墨彩之中”。而对于一些公益事业,他却出奇的积极热心,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云南雪灾,还是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从不落后,至今,通过拍卖画作,或者直接捐资已经超过二百多万元。

一支笔,画出心灵的真实;一滴墨,泼洒率性的智慧;一幅画,描绘人生的境界;一种人,感悟生命的真谛。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时代需要一种包含艺术创作激情和生命真实感的艺术家。

著名书画大家范曾先生感叹其作品“非人脑之所能为”;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评其画作:“场景具体清晰,文化渊远宏大”。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为周玉金出版的《颠人画集》作序中,更是不吝笔墨慷慨写道:其作品“亦真亦幻的‘非人思维’,以水当笔的超人游戏”。......他的画笔拥有太多的担当和赋予,观其作品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洁净的不见人间烟火,他在追日逐月,用画笔洗刷自己的尘俗缛节。他要把自己洗刷的一尘不染,然后用云雾般轻盈而有力的翅膀朝着光明和自由飞去,这是存在决定的。吹尽狂沙始到金。我深信,经过砺炼的周玉金,这块璞玉浑金必定会被锤炼成一块温润有光泽的大器。

裴然业绩,坎坷旅程,茫茫前路,锦绣辉煌。堪称青年才俊的周玉金,目前,又欲“登顶”。他悄悄地向我透露:他深感于习近平主席倡导的经济“丝绸之路”,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目前正在精心准备素材,于年底前,创作完成一幅宏篇长卷“丝绸之路”,并于中国至阿拉伯沿线的驻华相关人员联系取材事宜,画作规模、目标及构图直追《清明上河图》......。

采访几次被家乡的电话打断,有家人老人打来的,有他心肝宝贝女儿的,有亲朋好友打来的,话里话外,听得出他对家乡和亲人们浓浓的思念之情,与强烈的回乡探望之意。画作收笔,周玉金就与我说道:家里老人年迈,身体抱恙,女儿小才三岁,又患上重感冒,明天,想一早赶回去看看。

回吧,玉金。采访结束了,此时的周玉金,在我心中然然可以以兄弟相称。久居京城,每天遭遇太多太多的“浮噪”,太多太多的“伪善”之人,很少遇到向周玉金这样几乎“裸露”的心和人。衷心希望他一路顺风,早点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见到他所期盼的亲人......。也衷心希望在父老乡亲的关爱和嘱托里的周玉金继续前行 ,用灵魂书写沂蒙情,用墨彩渲染中国梦,继续完成属于他的艺术之志和使命! 

(责编:鲁婧、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