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私人文物建筑修复最高补助200万

2014年07月23日10:03    来源:信息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私人文物建筑修复最高补助200万

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的陈廉伯故居。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的陈廉伯故居。 记者 徐敏 摄

陈廉伯

  陈廉伯

  陈廉伯,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族资本家,垄断生丝买卖、投机操纵金银市场,还经营航业、矿业、纸业,以及茶业、桐油、猪、烟草、竹品、草席等,十年获利就达数百万。他跟孙中山作对,被赶到香港,后成了汉奸,1944年12月24日,陈廉伯与三妻妾、两子、三佣人,从香港乘内河船“岭南丸”赴澳门,在香港境内的屯门以南水域磨刀岛海面,遭遇美军战机轰炸和机枪扫射后沉没。

  广州文物6000万的“救命钱”终于开始安排了,昨天,广州市文广新局召开现场新闻会,荔湾陈廉伯故居和番禺善世堂作为首批文物,分别获得90万元和50万元的维修补助。专家提醒市民,私人文物建筑接受政府补贴交易受限的规定取消了,放心大胆地来申请文物修缮补助资金吧,最高额度可达200万元。

  6000万元专项资金怎么花?

  去年广州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承诺每年由市一级政府投入文保专项资金6000万。本月初,今年6000万文保资金的安排计划审计通过,报市政府审批后使用。

  市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安排第一批约4080万元用于各项文物保护,其中资金的大头用于国有和私人不可移动文物抢修,共计约2700万元,此外专项资金预拨590万元聘请文保监管员,而国有土地出让前考古勘探发掘也将花费7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各区已经向市里申请文物修缮及聘请文物监督员补助,其中越秀区、增城区和黄埔区申请补助资金数额最多,分别为630万、573万、548万。记者了解到,越秀区属于广州老城区,而增城和黄埔两区的古墓数量较多,这导致了三个区的区级文保资金支出较多。

  根据《文保资金计划》,市级以上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最高可按财政评审审定修缮预算额度的70%予以补助,金额最高可达200万元;修复设计费用则由财政全额承担。

  修复后买卖仍自由

  此前,国家文物法规定,私人的文物建筑修复接受政府补贴后,买卖过户要受限制。

  “不久前这一规定取消了!”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刘晓明打消业主顾虑,“就算拿了政府的资金补助修复文物,买卖过户的时候不需要政府批准了,可以自由买卖”,他解释,文保维修资金的目的是保护文物,至于里面住的是谁并无关系。

  文物监管员招聘遇冷

  聘请文保监管员每天巡逻和监护文物,在广州也是第一次尝试。番禺区文物办负责人介绍,番禺总共有735处区级以上登记的文保单位,“有的镇就有100多个,靠一个人巡视,工作量很大,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干。”

  第二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补助开始征集

  记者了解到,广州开始征集第二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补助申请,时间初步定于7月5日~8月15日接受申请提交。有需要申请的业主可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官网(网址:http://www.xwgd.gov.cn)下载填写资料。(记者 蒋隽 通讯员 曹晓亮)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