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山西盂县明代史宅老院:文物普查未上榜

2014年07月21日07:25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西盂县明代史宅老院:文物普查未上榜

  “430多年的明代古建筑,应该算是国家的文物。但现在墙体开裂,多处漏雨。如果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旦倒塌,我们不就成了历史的罪人?”日前,在苍凉的盂县东关史宅老院里,76岁的史如星老人对这座古建筑的命运充满担忧。

  坐落在盂县县城东关街的史宅,是明代按察使、布政使史文焕的故居,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30多年。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饱经沧桑、见证过4朝沉浮的古建筑,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饱经沧桑的史宅,蕴含着厚重人文历史文化和建筑学价值。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加之几经地震等天灾和战乱、“文革”等人祸之摧残,大部分古建筑已经损毁,而其中以原貌幸存的,唯有老院中的堂屋及其部分附属建筑。

  但令人担忧的是,史宅仅存的老院堂屋,如今已经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就此,记者采访了盂县文物管理所的赵培青所长。赵所长表示,包括历史名人故居在内的文物古迹,是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史宅是盂县境内为数不多的古建筑,理应受到保护。但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并未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原因是到现在这里还有居民居住,涉及面较多,担心有的居民不愿意。

  据了解,史家后人曾经多次向盂县文物管理所反映过史宅岌岌可危的现状,请求政府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且向阳泉市文物管理局递交了《关于尽快对盂县400多年古建筑实施抢救性保护的申请书》。

  日前,记者前往阳泉市文物管理局,采访了局长马宏凯和文物科科长郝楚婧。调任阳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不足一年的马局长表示,对于史宅的情况不很了解。430多年的明代古建筑肯定有文物保护价值,不过关键的问题是缺少资金。下一步将和盂县文保部门了解一下情况,再商量对策。(记者 史克勤)生活晨报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