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寻找长江玉

2014年06月06日08:36    来源:重庆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寻找长江玉

李强在家中雕琢长江玉。

  李强在家中雕琢长江玉。

重庆石友们收藏的长江玉籽料。

  重庆石友们收藏的长江玉籽料。

长江玉手镯。

  长江玉手镯。

  6月1日下午,江津区的古家沱,长江边漫天的鹅卵石堆上出现了一个身影。

  他姓张,今年61岁,来自上海,在看过最近一期《中国国家地理》关于长江玉的介绍后,他毅然起身来到重庆,在貌不惊人的鹅卵石堆里,寻找他心中的“长江玉”。

  同一天,一名从新疆赶来的大学教授,用一块把玩了10年的和田青玉籽料,跟陈渝交换了一块长江玉籽料。陈渝是长江玉的推动者之一,以她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和以李强为代表的民间藏友,正通过各种努力,试图让长江玉得到认可。

  张先生孤身寻玉的举动,让圈内的李强很感动,他打算送张先生2块籽料。“以石会友,让更多人晓得长江玉。”

  千里寻玉人

  一件短袖衬衫,一双休闲鞋,一个背包,一顶草帽,这是张先生的全部行头。6月1日上午,他来到古家沱,一头扎进了鹅卵石堆里。

  漫山遍野的鹅卵石,让张先生无从下手。大如磨盘,小如核桃的鹅卵石,他都要凑上去看看,生怕错过。看起来不错的石头,他会洒点水看纹路,再用手电筒照照。

  但要在这样的地方找到一块可能含有长江玉的石头,有如大海捞针。张先生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晚上就睡在鹅卵石堆上。

  长江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石头呢?

  今年第5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长江流域的重庆、宜宾、泸州等地,悄然出现一种奇石,统称“长江玉”。

  在重庆,长江奇石收藏历史悠久,但几年前,藏友们开始寻找“具有玉的特质”的石头。

  2006年,绰号“李圈圈”的李强在长江边捡到一块小石头,摸起来温润,看起来通透,有淡淡的黄色,他暗自琢磨取名“长江玉”。此后,长江玉,在圈内叫开。

  疯狂的石头

  电影《疯狂的石头》,讲述了一块被砌在厕所中的鹅卵石,摇身一变成为罕见玉石的故事。

  李强家的各个角落,塞满了石头。几年前,他开始以石为床。“再热的天,都不用空调。”李强也期待着自己收藏的石头,有一天也疯狂起来。

  2011年,李强将一块石头打磨成了一个手镯。“圈内的都说是玉手镯,不相信是长江边的鹅卵石做的。”

  2012年4月21日,李强的生日。这一天,供职于重庆西南大学的摄影师陈凌,来到李强家中,他要拍摄一组人与石的照片。正是这次拍摄,揭开了长江玉的面纱。

  第一次拍摄持续了两天,陈凌的敬业感动了李强,他拿出了那只不轻易示人的手镯。

  “我肯定不相信,长江里面啷个可能有玉。”见陈凌不信,李强开始给他讲长江石的知识,还拿出了一些未经打磨的长江玉原石。这些其貌不扬的石头,一经强光照射,就变得晶莹剔透。

  李强告诉陈凌,重庆巫山的古墓中出土过很多玉石,有几千年的历史。那时候交通闭塞,这些玉石取材长江的可能性最大。

  从那时起,陈凌就想,一定要找机会向公众推介这种神奇的石头。于是,他开始常年跟拍长江边的寻玉人。

  古家沱的兴盛

  李强捡石头要追溯到1998年。当年修建朝天门广场,他捡了几块做纪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近10年时间,李强走遍了重庆境内盛产鹅卵石的地方,他自认为再也没有更好的富矿了,直到2011年古家沱被发现。

  早上7点,一辆绿皮火车从菜园坝火车站驶出。茄子溪站,一群人上车。他们占据了一整节车厢,大声讨论着。他们的目的地是古家沱。

  跟李强一样,第一次来古家沱的陈凌,被壮观的鹅卵石堆震撼了。“光是走一圈,也要两天。”人们迅速分散开,在石堆里转悠,时不时捡起一块,洒点水,用手电筒照照。水壶、手电和螺丝刀,是寻找长江玉的必备装备。

  但李强从来不用这几样东西,他全凭经验,或者是缘分。“捡到的每一块石头,都跟我有缘。”李强说。

  下午4点,大家启程回家。新入行的会把自己捡到的石头拿出来,让大家点评点评;而李强这样的行家,却不愿轻易示人。在古家沱,石场老板收藏了一些漂亮的石头。古家沱火车站小卖部的老太太,也捡了不少石头,卖给旅客。

  长江玉的瓶颈

  石出高山,玉入长江;因渝而显,遇渝而彰。

  这是圈里的朋友,赠给陈渝的一首诗。诗中的第一个渝,是重庆的简称,第二个渝,是陈渝的名,以赞扬她对长江玉的推广。

  陈渝收藏石头的时间也很长。2010年之前,她喜欢的是长江雨花石。之后,她全身心投入长江玉的发掘和推广。圈内人称,对于长江玉,“李强最痴迷,陈渝最胸怀”。

  跟李强的“吝啬”不同,陈渝很大方,只要是喜欢长江玉的朋友,她都慷慨相送。至今,她已经送出了50多个雕琢好的成品或者长江玉的原石。

  她只想做一件事,让长江玉得到认可。

  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真正愿意拿去加工的只占少数。

  在江津白沙镇,有一个长江玉加工作坊。老板当年在新疆当兵,退伍后学习了玉石加工工艺。几年前回到老家,开办了这个加工厂。加工一个手镯,大概一周时间。

  尽管慕名而来的藏友很多,但由于工艺受限,只能粗加工。如果想要上一个档次,得送到沿海地区精细打磨。“沿海技术好,但价格高,一个手镯起价都是6000元。”在陈渝看来,尽管中兴路等地都能加工玉石,但长江玉要打出名声,加工工艺是个瓶颈。

  不以出身论玉身

  冯斌是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晶体生长专家,曾因“金刚石薄膜及相关材料性质的研究”获得重庆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受陈渝的影响,冯斌初识长江玉。他开始从物理特性方面对长江玉进行深入研究。

  2013年10月,冯斌将长江玉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再与翡翠、软玉和黄龙玉进行比较。总体上讲,长江玉的质地与翡翠、软玉差异明显,但和已 经进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的黄龙玉非常接近。冯斌试着给长江玉下定义:产于长江流域,按照国家玉石标准,与黄龙玉类质属石英质玉大类。

  为何要与黄龙玉作为比较?冯斌说,黄龙玉大类以前叫黄蜡石(属石英岩玉),跟长江里的鹅卵石一样,不被看好。楚国出产的和氏璧,一开始也被当作普通石头,后来才成了稀世珍宝。

  重庆珠宝协会副会长郝竞珠从2007年开始,就关注长江玉。“我曾经带了2块长江玉,去中国珠宝首饰鉴定中心进行了检测。”但结果让她有点失望。长江玉主要成分是石英岩,跟和田玉、翡翠的差异较大。

  但冯斌说,决定玉的品质的不仅仅是国标里可量化的物理指标,还要看油润感,细柔度等。不能因为长江玉的成分与和田玉有很大差异,就否定它的美感,从而否认她是玉。

  昨天,郝竞珠表示,有一定温润度的,符合玉石基本特质的,都可以叫做玉。如果有企业或政府的支持,长江玉同样有机会“一鸣惊人”。

  在2014中国重庆国际珠宝展览会上,重庆宝玉石产业协会印刷了一份宣传手册《珠宝玉石基本常识》,将石英为主的玉石品种,如石英岩、玛瑙,玉髓等统称为石英质玉。

  石之美者为玉

  上个月,陈凌拍摄了2年的作品,终于刊登在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这让以陈渝、冯斌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以李强为代表的民间藏友们兴奋不已。他们都觉得,到了该给长江玉正名的时候了。

  端午节期间,陈启秀等13名藏友,带着自己收藏的长江玉,赶到湖北恩施参加了一个奇石展。陈启秀们带去的长江玉有雕件,也有原石。看到如此美玉,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长江里出产的。“有的说是黄龙玉,有的说是和田玉。”这让大家觉得长江玉的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3年前,陈启秀在江津的油溪河边,捡到了一块羊脂白的长江玉。在一次玉石展上,新疆的和田玉卖家,看上了这块石头。但她拒绝出售。

  “从朱沱到菜园坝,整个长江边都可能找到这样的石头,但还是只有油溪、古家沱的质地最好。”陈启秀说,长江玉的种类很多,她还曾经捡到过绿色的翡翠石,甚至还有彩玉,五颜六色。

  跟不少资深的藏友一样,陈启秀在大礼堂旁边的古玩城有自己的店面。他们一边寻找长江玉,一边为长江玉寻找适合的藏家。他们跟陈渝的想法相同,“销售也是推广长江玉的有效方法。”

  在陈渝等人的推动下,目前重庆的几所高校,依托相关专业,已经成立了长江玉文化研究团队。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辞海》玉:温润而有光泽。在重庆的藏家眼里,长江玉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作者:肖庆华)

(责编:董子龙、张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