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G>>郭莽园
人民网>>书画>>正文

品高而度远——莽园的画

陈传席

2014年05月05日14:5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时下画画人号称画家者,车载斗量,多如牛毛。然而,观其画能使我有一点什么感觉者,又寥如晨星。

数年前,我看到汕头莽园的画,却骤然为之一振,他的画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奇”,至少说,和流行的一些画不同。

我以前把画分为:民间画、文人画、画家画三种,看了莽园的画后,我觉得有必要把文人画和画家画再继续加以区分。应该分为:才人之画、奇人之画、怪人之画、诗人之画、学者之画、画家之画、画人之画、画匠之画。“画人之画”或者改为“能人之画”。当然,如果把上面各类画“定义”一下,再加点解释说明,那就是一篇大论文,留待以后再说吧。但有必要把“画匠之画”略作说明,画匠有很高、很了不起的造型能力和传神本领,比如“抢白”即把死人画成活人。还有的泥人艺术匠,能在袖笼里把他见到的人捏得活灵活现,这功夫也是不得了的,有些文人不喜爱画匠的作品,但必须承认真正的画匠工夫也非同寻常,齐白石、米开朗基罗等很多都自称“画匠”。现在有很多人谦虚的自称画匠,其实还不配称画匠哩。

我现在还是说莽园的画。我把莽园的画列在“才人之画”和“奇人之画”之间。“才人之画”首先要见“才”,“奇人之画”首先要出“奇”。莽园的画见才而又出奇。所以我一见便为之一振。莽园生于汕头,长在汕头,按常理,他的画应近于岭南一派,然而他的画却无一笔入“岭南”,这就有点奇。他告诉我他的老师是陈半醒、赵一鲁、梁留生,他跟随三人学诗、学书、学画,学,篆刻。学画从临摹入手,而不是从写生入手。从写生入手,固然也是一法,但面对实物(人或物或风景),你很难从中学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积淀,因而你以后的画中可能会很真实,但也可能没有文化和传统。一部《芥子园画传》,齐白石学过,潘天寿学过,黄宾虹学过,李可染学过,而各人的风格却并不一致,风格即人格,你人的品格与众不同,画格自然与众不同。莽园画从书法入手,数十年习写《褒斜道》、《好大王》、《荐季直表》等法帖名碑。不仅得其苍莽朴拙之气,更得其高古奇逸之韵,莽园自书联有云:“六朝碑版横胸臆,一介狂狷写性灵。”有此文化内涵,其画焉得不见才出奇。

莽园好读书,媒体披卷不辍,古今奇书,且诗词楹联,拈之即出,这是一般画人所不能及的。莽园是“才人”,非平庸之辈可比,故其画为“才人之画”。大涤子说:“才人之画,品高而度远。”莽园之画不正是“品高而度远”吗?“品高”来源于他的传统功力和高雅超迈的人品,有人说莽园的画中有一股酒气,这酒气大约就是豪杰之气。莽园好酒,不亚于其好诗文。我曾著文谈《酒与文》,有云:“好酒使气者书画必狂放磅礴,不可一世。”《庄子》云:“醉之以酒而观其则,”人生于今世,为伪诈、龌龊所围侵,借酒之力,去其伪诈,而存其性,故能见其真,见其豪杰之气。此莽园之画所以“品高”也。

“度远”,来源于莽园高深的文化修养和远大的胸襟。《五灯会元》卷十七载吉州青原惟信禅师语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同一物,人的知识修养不同,所见所画亦不同;前后胸襟不同,所见所画亦不一。况周颐亦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所以,莽园之画,虽廖寥数笔,虽苍苍片墨,而画外之意无穷,此词心也。有此词心者,其画者,画也;其画者,非画也。画者,形、色、墨也,非画者,“品高而度远也”。画而非画,非画而画,此语唯可与知者道也。

癸未初秋,吾于澳门,复见莽园画,感慨系之,爰书数语,不足为序,聊抒胸臆耳。

公元二○○三年八月十五日于澳门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责编:刘日(实习生)、鲁婧)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