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唐卡邮票即将发行 熊猫加字币有价值【3】

2014年04月30日08:09    来源:上海商报    手机看新闻

  卡市方面:

  上海的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一条线路到十几条线路,从纸票到智能票卡,上海轨道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实惠,也由此而衍生出地铁卡的收藏投资热潮,回顾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史,可以让广大的地铁卡收藏投资者更加有信心做全国地铁卡收藏投资的领头羊和示范者。

  地铁的便捷智能体现在票卡上。1999年之前,上海地铁使用纸票并采用人工检票的方式进出车站。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产AFC(自动售检票)设备在上海地铁1号线试验,由于基础配件和工艺的缺陷、产业化难以配套等原因,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996年10月全套引进AFC系统,1999年3月1日在1、2号线开通投用,至此,上海地铁告别了纸票时代。2000年8月,1、2号线实现“一票换乘”。2003年11月,3号线也引进并投用AFC系统。之后,上海地铁将当时在1、2号线使用的塑质磁卡与3号线使用的纸质磁卡及其系统进行“一票通”改造,2005年12月25日起上海地铁1、2、3、5号线实现全网络“一票换乘”,全国首个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票务清分中心正式启动,这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票务清分中心,成功实现全网络客流信息及时汇总统计和票款交易的精确快速清算,乘客乘车成本同比下降13%。同时,推出按照“递远递减”的里程计价的票价体系:“3元起步,0~6公里3元,6~16公里4元,16公里以上每10公里增加1元”,为今后的网络运营、自由换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4月,上海地铁首次推出“一日票”;2012年3月,首次推出“三日票”。如今,上海地铁的票种涉及单程票、公共交通卡、纪念票、敬老卡、一日票、三日票、手机票、磁浮地铁一票通等。

  作为因上海轨道交通大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地铁卡收藏投资,则是申城各类收藏门类中的奇葩和后起之秀。

  上海地铁开通运营20周年的历史,也是地铁卡收藏投资活动不断发展向前的历史。随着乘坐轨道交通人流的快速增加,为地铁卡收藏投资活动储备了大量的潜在收藏投资人口,而近年来地铁纪念卡市场行情的持续走牛,则为将大量的潜在地铁卡收藏投资人口转变为现实的地铁卡收藏投资人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作为轨道交通衍生产品的地铁卡,其行情的强弱往往与轨道交通建设开通运营的里程密切相关,目前全国范围的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处于高潮,后续要求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在不断增加,而上海本身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处于大发展之中,新一轮规划项目完工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8条,线路总长将超过780公里。2014年,当其余项目计划全部建成试运营后,届时上海全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将超过560公里,日平均客流人数很可能在800万左右,占全市公共交通总量的50%以上。

  近期以美术系列题材地铁纪念卡板块为代表,市场表现比较突出,赚钱示范效应十分明显,这样的趋势如果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则短期内地铁卡收藏投资的人口就可能快速增加,目前不断有上海和外地新介入者购买强势热门的地铁纪念卡品种,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一页
(责编:张卉、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