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一个观点正确?显然,如果我们赞同正统地质学家的观点,认为南极最后一次处于无冰状态是在数百万年前,那么我们就得将达尔文以来的科学家所搜集的人类进化证据一举推翻掉。情况不可能如此,因为化石记录很清楚地显示,几百万年前的人类祖先还没有完成进化;额头低垂、行动笨拙的类人猿,根本没有能力从事绘制地图这样的先进智能活动。
难道说,真有一群外星人出现在那个时候,乘坐船绕行地球,对还未被冰层覆盖的南极洲进行勘探,绘成一幅幅先进、精密的地图?或者,一个高度发达、足以勘探南极大陆的人类文明,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曾经出现在地球上,然后又忽然消失?
无论如何,纵观皮瑞·雷斯和费纳乌斯两人的地图,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持续好几千年的一段时间中,南极洲可能一再被勘探测绘过,而这期间,冰层逐渐从南极内陆向外扩散,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后才将南极大陆所有的海岸吞没。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消失的文明遗留下的“指纹”——这个神秘的文明,曾经产生过一批杰出的制图家,对世界许多地区进行精确详尽的勘探和测绘。然而,从事这样的工作,又需要具备哪些科技和文化呢?
3.我们正面对一个失落的文明
说到这里,不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经度问题。所谓经度,指的是本初子午线以东或以西的距离度数。目前国际公认的本初子午线,是一条虚构的曲线,它从北极一直画到南极,穿过伦敦格林威治村的英国皇家天文台。因此,在经度上格林威治是零度,美国纽约市位于西经74度左右,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则大约是在东经150度的位置。
此外,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制作一幅好地图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伟大的探险旅程、高超的数学和绘图技能、精良的经线仪。而直到1770年代“哈里森经线仪”大量上市后,这些条件中的第三项才真正被达成。这项突破性的发明,使制图家能够精确地绘出经线;而根据一般历史学家的看法,古代的苏美尔人、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和18世纪以前的其他已知文明,全都未曾拥有这项技术。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接触到上述这些年代极为古老、经纬线精确度却具有现代水准的地图时,心中才会感到如此惊异和不安。例如,1513年的皮瑞·雷斯地图,将南美洲和非洲放置在相对正确的经度上。以当时的科技水准而言,这在理论上几乎不可能。
同样不可思议的是绘于公元1339年,以欧洲和北非为焦点的“杜尔瑟特航海图”。在这幅涵盖面非常辽阔的地图上,从地中海到黑海的经线,误差仅仅半度而已。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