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外国博物馆:藏品“活”了

2014年04月03日08: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外国博物馆:藏品“活”了

  在卢浮宫经常可以看到临摹名作的艺术爱好者 本报记者 樊 炜 摄

  现代科技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观体验

  编者按: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已备案博物馆达3866家,在展览、陈列、记录、保存、管理文物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运营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注重形式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趋于静态和单一作业,缺少多元化经营,偏重内部消化少有交流互动……如何让静态的藏品“活”起来、如何让固定的博物馆“动”起来,已然成为博物馆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有了策展人

  博物馆才有灵魂

  本报记者 樊 炜 编译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功能能否实现运营是否成功,除了要有明确的博物馆政策外,馆长所领导团队的成员是否称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成员就是策展人,因为策展人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可以促发博物馆的兴盛发展。

  利用有限的藏品和空间,为参观者提供最难忘的观赏体验——这是博物馆策展人所要发挥的作用。在西方,博物馆策划一个展览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选定主题到选取展品,从设计布展到宣传推广,策展人都扮演着最为核心的角色。从一个特别的主题切入,对现有藏品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往往能够让“晦涩难懂”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鉴于博物馆对专业策展人才的需求,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策展人培养制度。这些策展人的专业背景通常是艺术史和博物馆学。近20年来,一些博物馆或美术馆开始设立当代艺术策展人职位,这些人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艺术史、博物馆学、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有专门的艺术展览策划学。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中,策展人往往会对博物馆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来以法国卢浮宫为例,截至2012年,共有东方文物部、埃及文物部、希腊文物部、伊斯兰艺术部、艺术作品部等8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保管者(法国的保管者既是保管者又是策展人)。这些保管者大都毕业于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他们在了解本部门、本馆收藏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其他博物馆,甚至国际知名博物馆的馆藏,以便进行研究、出版著作,或是提供新的展览思路。以一个时期、某位艺术家或是某种艺术风格为指导,以清晰、简单的方式,让所展出的主题更为新颖,所选艺术品更为有趣,讲解方式更容易让游客接受。保管者在卢浮宫各部门都是核心人物。他们不仅与法国其他研究机构有密切联系,也必须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策展能力。

  除了专门供职于博物馆的策展人之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独立于博物馆、美术馆之外的策展人,策划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展览,并开创了艺术界的热门职业——独立策展人。瑞士人赫拉德·史泽曼被认为是独立策展人的鼻祖,1969年,他在纽约策划了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作品—过程—观念—情境—信息”,为当代艺术史创下重要坐标。策展人之所以在西方博物馆界成为灵魂人物,是因为他们能够基于深厚的专业功底、艺术鉴赏力和空间架构能力,打破传统博物馆以历史发展脉络和编年排序架构进行展陈的框架,寻找一种普遍性与整体性的叙述方式,以更加多元的角度切入展品,从而给人们带来更为深刻、有趣的参观体验。

  商店—

  博物馆里的创意“展厅”

  本报记者 宋佳烜 编译

  曾几何时,商店是非营利性质的博物馆中极具争议的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博物馆商店已经成为现代博物馆运营策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博物馆生活化、社会化和实践化的重要推手。

  2015年,国际博物馆商店协会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在美国丹佛地区成立的文物衍生品机构,旨在提供博物馆藏品再现与教育服务的机会,增强民众对馆藏的兴趣,以期民众能够更加接近并喜爱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博物馆商店的先行者。最初,商店只提供展览图录、明信片和纪念币等简单的商品,而如今,博物馆商店已经成为大都会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厅”。在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店中,销售的书籍种类超过6000种,各类创意衍生品近2万种,人们可以找到游览博物馆时看到的所有重要展品的身影。早在2002年,商店的营业额就已突破1亿美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等也设有庞大的博物馆商店,这项收入解决了博物馆资金不足的困扰。

  在欧洲,博物馆商店也是各大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浮宫博物馆更是设有地下博物馆商店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收入可以负担数百位员工的薪资。2007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推出“秦始皇·中国兵马俑特展”,借展费用高达30万英镑,而通过销售特别为展览设计、制作的明信片、文具和文物模型等兵马俑系列纪念品,馆方轻松赚回了借展费用。

  如今,博物馆商店不仅成为补贴经费的重要途径,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延伸、博物馆自身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何运营好博物馆商店却有很大的学问。

  博物馆商店并不是开在博物馆中的普通商店。在大都会博物馆商店中,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商品都以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为模板,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意设计;其制作和包装相当精美,一个小书签、一套茶杯垫都是精工细作的结果;商店的装饰和展陈风格与博物馆融为一体,参观完最后一个展厅,步入商店时,感觉非常自然。

  做好博物馆“外交”

  本报记者 宋佳烜 编译

  在欧美国家参观过博物馆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印象——博物馆中有成群结队参观的儿童、有席地而坐把课堂转移到这里的中学生、有手拿画笔认真临摹的大学生。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目标群体,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欧美诸多博物馆的经营重点。

  据介绍,88%的美国博物馆都设有名为“K-12(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保守估计,每年全美博物馆共为在校学生提供390万小时的服务,博物馆已经成为美国各年龄段学生的第二课堂,几乎所有学校都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在博物馆的展厅、报告厅、图书馆甚至库房中进行的。

  欧洲的博物馆亦是如此,通过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一系列为学生服务的导览和教育项目、尽可能增加学生与展品的互动等方式,博物馆的展品和各项展览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

  为了避免展品的单薄和展陈的单调,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通过馆际互动和国际交流来填补自身空缺。1996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画廊以及奥赛美术馆因整修不得不休馆两年,面对大量藏品,他们没有另辟空间进行收藏,而是以交流性展出的形式将其运送到国外进行展出。这一交流展不仅扩大了该中心的国际知名度,传播了法国文化,更为整修筹集到一笔可观的经费,成为博物馆馆际交流的经典案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通过借展的方式,向外推销自己藏品的同时,也能丰富自身的展览内容。此外,通过互邀参访、定期会议或学术研讨等形式,增进人员的交流,也是馆际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伴随着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行业组织也陆续成立。加入行业协会,借助平台力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吸取同行先进经验、增加国际交流也成为诸多博物馆的不二之选。成立于1946年的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确定、支持和帮助博物馆和博物馆研究所,建立、保护和加强博物馆专业,组织不同国家博物馆和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等手段,协会对各国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虚拟博物馆 3D交互技术 移动设备

  用好现代科技利器

  本报记者 郑 苒 编译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建立了网络虚拟展馆。法国卢浮宫是第一家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早在2004年,卢浮宫就把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放到网站上,并提供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4种版本的3D虚拟参观项目。用户只需进入卢浮宫的官方网页,便能在家里完成一次3D虚拟参观。建立虚拟展馆后,卢浮宫网站的访问人数持续增加。推出当年,网上浏览人数已与实际进入卢浮宫参观的游客人数持平,达到600万。2012年,卢浮宫网站的浏览量突破1100万人次,比当年卢浮宫接待的游客人数多100万。

  开发类似虚拟博物馆技术的还有新加坡的众多博物馆。新加坡国家遗产文物局为亚洲文明博物馆等6家文博机构创建了整套3D虚拟在线展厅。在线展厅百分百还原了展馆内的陈设,并强调用户的参与度。

  英国伦敦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在创建藏品的3D影像和开发交互式3D技术方面走在前列。为吸引游客、增强游客的体验度,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与伦敦大学学院合作,借助3D激光扫描技术,制作出高品质的3D藏品影像。

  2013年7月,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推出了名为“尼罗河之旅”的iPad应用程序。参观者只需用iPad上的摄像头扫一下馆内一幅特制的尼罗河遗址地图,各遗址上出土的文物就能以3D影像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游客可以通过触摸3D影像,体验翻转、放大等效果,全方位地观赏文物。该应用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

  正在建设中的英国化石标本3D数据库值得期待。英国地质调查局与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剑桥塞奇威克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展开合作,开发化石标本在线3D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已部分上线。等到完全建成时,约2.1万个标本都将配有高品质的3D图像和可随意旋转的3D模型,参观者可以在交互式界面下旋转、放大和下载模型。

  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于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媒体与博物馆观众参与”的报告。报告指出,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联通性已得到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认同,24%的机构表示他们已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程序向观众提供信息。

  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早年曾推出基于通信技术的移动服务,如今,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在接入免费的无线网络后获得根据定位推送的作品信息。博物馆还开发了一款类似“找不同”的手机游戏,提供了与正在展出的艺术作品类似的图片,但有几处细微修改。用户可以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对作品细节的了解。

  借助移动设备增强观赏体验的博物馆还有卢浮宫。2012年4月,卢浮宫与日本任天堂公司合作推出了以任天堂游戏机为载体的博物馆导览器。该导览器可以显示观众在馆内的精确位置,引导参观路线,高清显示展品照片,解说重要展品,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卢浮宫藏品。透过导览器的裸眼3D屏幕,用户还能看到一幅幅逼真的雕像和油画。

(责编:鲁婧、赫英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