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古书画收藏门槛高风险大 伪作曾拍1亿【2】

2014年01月21日09:15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古书画收藏门槛高风险大 伪作曾拍出1.18亿

  题款钤印

  在中国画中明确出现署款可以说历史并不悠久。北宋时画家把名款多藏在画中很不显眼的地方,如石头上或 树枝中。署款真正开始大规模地盛行是在元代,我们看赵孟頫的很多绘画就有名款,此时在画上题记与题诗也开始大量出现。题款钤印是书画家在一件作品上留下的重要标记,它是鉴别一件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所以,款与印也就成为历来造假者煞费苦心刻意仿造的对象。自古书画造假均分工明细,有专造假画者,有专仿假款者。造假款者多由书法尚可之人,看谁的画有市场好卖,便专门临习其书法与名款,以求乱真,蒙骗藏家,于是大量署着子昂、征明、玄宰、八大山人的伪作纷纷涌现。纵然当今科学如何发达,伪印可以制作得不差毫厘,我们都可以通过题款书法的差异辨其真伪。只要多对名家书法与署款的用笔与特征细心观察与研究,便可轻而易举使伪作无可遁形。伪款多易犯笔力软弱、行笔犹豫、呆板造作、火气浮躁之病,与真迹不加思索一气呵成有天壤之别。

  名家题跋

  古代书画由于屡经递藏,其上多有历代藏家与鉴家的题跋与观款。这些题跋不仅对了解作品的收藏历史,判断作品真伪极有帮助,还往往因题跋使作品大为增色, 提高其收藏价值与市场价值。正因为藏家对书画的题跋十分看重,造假者便投其所好,在伪造题跋上下功夫做文章。如明代张泰阶便善用此招,他伪造的假画常常都附带各代名家假跋。近期闹得不可开交的苏东坡《功甫帖》之所以被上博专家质疑为伪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单国霖认为上面的清代翁方纲的三段题跋是假的。尤其在当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伪造名家假跋的古书画赝品更是比比皆是。当前拍场上常见的假题跋多为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史树青等人,因此遇到这些“名家题跋”时应格外小心,多加审看。

  不迷信专家意见

  近两年国内艺术品投资日盛,特别是古书画被人们当作投资保值的重要品种,许多企业人土也纷纷看好这个市场,持资介入。但由于他们对艺术品多缺乏认知,真伪难以分辨,所以寻找投资顾问,由专家为其掌眼的现象十分普遍。让专家掌眼虽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专家不可能万无一失。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 故作模样,乱说一气,其实眼力甚低,其结果只能使买家误入歧途,这样的专家时下不在少数。此外,由于拍卖公司对拍品的真伪并无担保,它对拍品年代、作者的说明也仅是一家之言,切不可盲听偏信。

  专注一二

  中国古代书画史可谓璀璨夺目,流派缤纷,名家众多,作为投资如何取舍便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古代书画的巨迹多珍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不要奢望在拍场上买到唐宋两朝的佳作,即便是元代的赵孟頫、倪瓒,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家的真迹也实难一见。目前国内拍场的古代书画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因此确定收藏范围与对象,如针对某一流派“四王”、“扬州八怪”,或一两家如八大、石涛开展个体研究与收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专注一家,待较有心得、眼力提高后再由近及远,由少及多,定有所成。

  要自有见地

  收藏古代书画若想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尚需藏家本人见多识广,自有见地。只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不买假、少上当,依靠别人掌眼参谋终不是长久之计。纵观中国书画收藏之历史,可大致将藏家归为如下三种:一即元项元汴、清梁清标这样的收藏大家,他们独具慧眼,眼力甚高,所收多精品巨迹;二为自身精通书画的一代圣手,手眼俱高,如古之米芾、赵孟頫,近之张大千、吴湖帆等;三为附庸风雅,好事者流,对书画既不会不懂,也乏研究,藏者赝品多多。若想不做好事者,就需要对中国书画史有一些必要的研究与了解,只有练就一双慧眼,才可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3年岁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花费重金822.9万美金(5037万元人民币)购买的苏东坡《功甫帖》被3位上海博物馆专家指为“双钩廓填”的伪作,对市场而言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苏东坡《功甫帖》真伪风波”瞬间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惹人注目的大事件。由此,古代书画收藏中的真伪与风险 成为市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 认同,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成为必然,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王羲之摹本《平安帖》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清朱耷 《竹石鸳鸯图》1.18亿元等,足见古代书画越来越受到藏家的热烈追捧。

  渊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史千百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彪史册的书画大家。当然,我们并不奢望在拍场能轻易买到唐宋元的书画,相对而言,收藏明清两代恐怕更现实一些。如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涛、“四王”、“扬州八怪”等皆可称一代圣手,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近现代书画所难以替代的。因此,他们的真 迹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收藏投资古代书画无疑将获得可观的回报。然而,古代书画由于距离我们时代的遥远,特别是对它了解研究的欠缺,尤其是真伪辨别的困难,以及历代大量伪作的存在,使得古书画收藏成为一个“门槛高、风险大”的品种。投资古代书画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买假?对收藏投资者显得至为重要。本期特别邀请了艺术市场评论家、鉴定家牟建平为广大读者指点迷津。

上一页
(责编:鲁婧、赫英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