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殷双喜:公共艺术不姓“公”

2013年10月21日10: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雕塑水准中等偏下。据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人曾对北京市的城市雕塑进行过细致考察,发现其中约有40%水准较低,包括雕塑设计不合理、比例不协调、与环境不和谐等。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领导不了解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质,将其视为本单位的私有空间。有些地方,还常常出现仅仅是某位领导不喜欢,就要求将已经落成的耗资数百万元的雕塑强行拆掉的现象。所以,一些城市公共空间里放置雕塑常常像一场儿戏——安放的理由是什么?撤走的理由又是什么?不要说公众的参与,连专家的参与也是一句空话。”

——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撰文谈“公共艺术不姓‘公’”

【“一言堂”有违公共艺术的程序正义,早该改了!——续随子 点评】

 

(责编:鲁婧、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