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W>>王昌和
人民网>>书画>>正文

山水画艺术浅谈

2013年10月18日14:3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之我见

  中国传统山水画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座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她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山水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如此浩瀚的艺术精品,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呢?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初学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人不得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至于如何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本人不才,有一些粗浅的想法仅供初学者参考,也欢迎广大同道批评指正、补缺遗漏,这也是本人此书的初衷,意在抛砖引玉。

  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需要讲究一些基本的方法,不然,就是穷经皓首也终将一无所成。我以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比较切合实际:第一、熟读中外美术史,尤其是关于中国山水画史,能够清晰的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精华所在,做到取法乎上、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第二、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学习。技法的学习十分重要,因为,无论你有多么高深的艺术境界,最终必将依托于笔墨,通过你的心传达到手再到毛笔最后迹化到宣纸上成为永恒,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非常丰富,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第三、对书法的学习。“书画同源”理论古来有之,本人也十分赞同这样的提法,“书画同源”论主要是从用笔的角度来论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的用笔基本上为中国画的笔墨铺平了道路。如:提、按、顿、搓、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等等,与中国画用笔用墨同一道理,不了解这些,你很难去体会笔墨的气韵和节奏感以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第四、重视对传统文论、书论、画论的学习。这些理论是必须要看的,因为这些理论能够很快地提升你的技法操作能力,而技法的提高又能升华你对理论的理解,相得益彰。然而这一环节常常被忽视,等你反省的时候,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那时你不是七老八十也是五六十岁了,聪慧一点可能会早一点反省,那也得三四十岁,反应稍慢一点,就得五六十岁,矫枉过正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也是很痛苦的事情,甚至会成为你永远的软肋。不重视理论方面的提高,瓶颈迟早会到来,如果你没有齐白石、黄宾虹的身体素质,你可能连瓶颈的机会都遇不到。遇到瓶颈当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让人困惑不解,甚至抱憾终身,所以对于传统文化学习越早努力越好,曾经有位艺术家向国家有关领导建议,传统文化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这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果真如此的话,五十年以后,中国可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艺术家。我想,不只是艺术,其它领域的成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很难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多么朴素而又伟大的真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往往都是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后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心珠豁朗、醍醐灌顶绝对是厚积薄发下的产物,像我等这样愚钝的人如能够通过渐修而能若有所悟的话就很值得庆幸了。第五、注意边缘学科的影响。音乐、电影、戏剧甚至是中国传统医道、茶道等等都对中国画有重要影响,李可染先生能从京剧里体会到中国画的真谛,我想这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体悟,还要结合自己的性情,不能生搬硬套,整天听音乐、看电影、唱京戏、品茶道,就是不画画,不是那么回事,我只是说这些方面可能有助于我们的审美判断。

  总之,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是在一定系统条件下的学习,是需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是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的学习,我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会事半功倍,学有所成。一切速成的方法和投机取巧的结果必将被划归大众娱乐范畴,不可能起到震庸拔俗的效果,凡是好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难度!

             

  闲扯读书的问题

  经常有朋友问我,应该看什么书?我心生奇怪更是惶恐不安和惭愧,是不是我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有点文化似的,我的老天!哪里有什么文化啊!我是个粗人,应该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宿命。今天却混进大学教师的队伍里,竟然还与知识分子粘点关系,有点莫名其妙!可能基于这个原因,才会有人问我看书的问题。关于读书,其实,这是我不敢谈也不愿意谈的问题,君问为什么?因为我基本上是个文盲,文盲能够谈出什么道理?可是,我对传统文化高山仰止、一往情深!这个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我想人们不会因为我的肤浅就去怀疑我对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

  看什么书?怎么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说不敢谈,绝对不是谦虚,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少年虚度而使我严重缺乏国文基础,师友们推荐的诸多经典,读起来也经常是力不从心、困惑不解。若一定要勉强去谈,我只能从一个画画人的角度硬着头皮说几句心里话。

  与现代文学书籍相比,我更喜欢古代典籍,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是典籍,许多清言小品可能更有意味。有时文人之间书信往来及手札等甚至更让人觉得情真意切而引起心灵共鸣。

  因为严重缺乏国学基础,所以我看文言文书籍很吃力,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就是喜欢!这还不完全是矮子喜欢穿高跟鞋、瞎子喜欢戴墨镜的缘故。神交古人谈不上,但我多少能从里面得到一些心灵愉悦和慰藉。

  了解过文献学的人都知道,今天流传下来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古代文化典籍,只是其中一部分,大多已经在人为与自然的灾难中永远地消失了,就是这个“一部分”在我看来已经是浩如烟海了,这里面有无穷尽的知识,包罗万象。

  古代文化体系众多,儒、道、佛、易、法等等,可以说儒家学说是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一支,然而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道家和佛家的学说却是最为重要的,我这样讲并非是说儒学不重要,它的基础性作用谁也否认不了。

  儒家强调士大夫气,追求阳刚正大,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以大儒一出场一般都气宇轩昂,大有五百年必王者气。可是,如果学得不好,就会有矫情、有伪饰,如果路子不正再加上用的不好就有可能会出现大奸大雄。古往今来多少奸佞。

  佛道学说强调本真、自然、随性,这正好符合中国画的内在精神要求,王维、苏东坡、白居易的诗词境界为什么那么高?因为他们都能够深刻理解佛学精要。所以王维才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是如果过于年少就学习佛道恐理解力不够,弄不好会故弄玄虚。

  我以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更多强化儒学基础,如果能够正确接引佛、道学识,可能会达到纯正平和境界。儒、道、佛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互交融。一个是阳刚进取,一个是阴柔进取。儒家重视修能,所以理性多一点,佛道强调开悟,所以感性多一点。

  有一种现象不知道与读书有没有太大关系,就是一些倾心儒学的人大多热情似火,身体健壮,言谈举止却常有幼稚一面。而专情佛道的人,尽管心灵多很健康,而身体却大多欠佳。不知道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是否与动静和老少有关?不知所然。

  其实,我对佛道知识知之甚少,还远远处于朦胧好奇状态,听一些禅家谈佛,他们把宇宙人生解释得是如此美妙而且圆融,于是心生欢喜,意花满天,似乎感觉有一片祥和之光。可是本人根基太浅,不懂终究是不懂,于是我常常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书去看。

  我比较喜欢中国山水画,也常看中国古代画论,中国古代画论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涉及山水画,所以常看常新!我看画论的主要目的是想让画与心的距离能更近一些。有时候也看文心雕龙、老子、庄子、屈原、二十四诗品、唐诗宋词什么的,主要是想“离郑趋雅”,想“脱俗”,但我估计自己这辈子是脱不了俗了,因为俗得太厉害了,根本没有能力去想涅槃重生的事情,也不会再幼稚的去发什么宏愿,一切随缘。

  看书确实很重要,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一直低头画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热情固然重要,理论也同样重要,一个画山水画的人不知道《林泉高致》、《南宗秘诀》、《石涛话语录》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至于具体要看什么书,怎么看?谁都不能完全说清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情况不同,我想不管怎样,喜好和目的应该是个前提。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不妨上网看一看,一些大的人文学者是怎么看书的?看什么书?他们的建议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如何选择临摹范本

  临摹是中国山水画学习最重要的过程,古往今来的山水画家成百上千,如何在众多的画家当中选择自己的临摹对象呢?这里面有一点小技巧,仅供参考。

  首先是选择定位,必须是优秀画家,什么是优秀画家?初学者未必分得清楚,我以为凡是在历史上沉淀下来并被美术史公认的画家,一般都比较优秀,这是整个民族审美判断的结果,大家千万不要去挑战这种最起码的认知,否则你就太有点自命不凡了!经过初步认定,我们便有了一个基本范围,我在这里简要赘述一下。自展子虔以来,山水画进入了相对成熟时期,一直到清朝,画家辈出不绝如缕,他们是: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荆浩、关仝、蕫源、居然、李成、范宽、米芾、郭熙、武元直、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盛懋、曹知白、唐棣、方从义、唐寅、文徵明、沈周、仇英、董其昌、陈继儒、高克恭、梅清、査士标、戴本孝、龚贤、石涛、石溪、弘仁、八大山人、萧云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南田、华岩等等,都是中国一流的山水画家,这里面还没有包括一些优秀的佚名画家和名气不大的画家,这些应该是中国山水画的精华所在,在这里面选择画家去学习应该不会有错。可是在这么多优秀的画家当中到底选择谁?这又遇到第二个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从后面开始有选择的学习,然后逐步往前推进,追本溯源。顺序应该是:清、明、元、宋、唐、隋。这个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我经常在画梅清、弘仁的同时,突然对李唐、马远感兴趣,那么情之所至,画就是了,没有考虑那么多。有的画家作品是非常好,可是就一两幅,很难找到其规律,我想等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他们的东西也不迟,但可以常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选择作品多的画家入手较好。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选择了石涛、龚贤、弘仁、马远等画家的范本作为临摹的对象。重点是石涛、龚贤。、马远是基于南北绘画风格差异的考虑。石涛、龚贤的作品都很多,关于对他们的艺术评论及生平资料也很多,在临摹他们作品时候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临摹可不是单纯一味的技法学习,你必须考虑画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审美品位,在你技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能够从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