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山城(套色木刻) 45×50厘米 1974年 安正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与河南省美术馆的首个馆际交流项目“大朴无华──安正中绘画艺术展”,9月14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与此同时,在艺术家逝世10周年之际,安正中先生家属将200多件作品捐赠给河南省美术馆,并设立“正中美术奖助基金”,用来扶持河南美术界的后起之秀。
安正中(1934-2003),河南镇平人,初中未毕业即参加了渡江战役,后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8年转业后考入西安美院,毕业后分配至宝鸡市群众艺术馆,1987年调陕西省群众艺术馆。自1988年起担任陕西省美协秘书长15年。他长期从事基层美术辅导和省美协的领导管理工作,却从未间断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善于从繁重的美术辅导和组织管理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正如他所说:“我牢记在心中一点,就是对同志、对朋友、对观众和读者要真诚,对艺术、对生活要真诚,我要在大西北找出对艺术真挚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与希望。”安正中生前从事美术创作50余年,是继赵望云、石鲁等老一辈画家之后,长期坚持长安画派艺术精神和创作风格的重要画家之一。
此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有油画、版画、国画,既有革命历史题材,又有对西北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作品中充溢着质朴而浓郁的大西北生活气息,折射出艺术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颇为引人注意的是,他不是在作品中简单地挪用民间艺术的符号或装饰性手法,而是汲取其精神,表现真挚的情感。他的黑白木刻、他的国画山水、他的油画风景,采用的质材不同,手法有异,但彼此有共同的特点:直抒真情。他善于在普通、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发掘美,用独特的语言加以表现,构图、章法别致,黑白、虚实处理匠心独运,刀法、笔法充满感情色彩。”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说。
据了解,安正中生前曾将其数年来积累的民间收藏悉数捐赠给母校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安正中的夫人郭秀珍曾率子女将其近200幅代表作捐献给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安正中先生的夫人及其子女安远远、安雪积极倡导国家捐赠并身体力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也十分契合安正中先生为人民创作的艺术理念。”理论家王镛给予高度评价。(记者严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