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特别策划:2013年9月观展指南

2013年09月06日15:18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鲨鱼》  罗伯特·隆戈  2013年作  147×224cm    喷墨印刷品

墨以象外——中美艺术家十人展

展览时间:2013-09-10 至 2013-09-18 12:00

主办单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展洲国际艺术区

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 7、9号展厅

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艺术中黑色可以引发多种联想。然而,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西方当代艺术家是如何运用黑色及其丰富涵义的?这一讨论的题目源自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史诗《失乐园》(1667),弥尔顿用其来描述因反叛上帝而坠入地狱的堕落天使路西弗(撒旦)初次见到地狱时的强烈印象。

当代中国艺术家正在建立与其自身古老传统的关联,尤其是与黑色水墨画和书法之间的关联,这与新的全球化艺术实践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中国画的灰度再现中微妙而含义丰富的细节层次在今天仍然生效吗?在中国,古与今、中与外之间是否存在对话?

通过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十位来自中国和美国的艺术家作品,可以试尝透过“墨以象外”这一极富深意的双面看板来感受不同文化的生存源流与未知想象,进而认识到不同文化的浪漫途径与幻觉世界。

《旅行者之翼》 徐瑞宪  2011年作  1200×1200cm 

交互视象——2013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3-08-26 至 2013-09-25

主办单位: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

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 13、14、15、16、17、19、20、21号展厅

“2013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双年展”秉承面向当代的宗旨,旨在展示大陆与台湾当代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反映两岸艺术家对生活与文化的体验以及对艺术本质的创新性思考,展现两岸在全球化和都市化的语境中艺术创作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展览包括36位艺术家,其中18位来自中国大陆,18位来自台湾。

展览以“交互视象”为题,探讨两岸当代艺术创作的“观看”方式,呈现当代艺术面对现实景观、文化传统和全球化语境等方面的多维交互所作出的反应。

展览注重大陆和台湾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之间的呼应与对话,在遴选作品时注意到了两岸艺术家在面对相近的表现内容、媒介、观念时所采用的不同的回应方式,由此,在结构内部实现了两岸艺术创造的相互相应,使得对话能够在相同的参照系中展开。除了在展览组织与策划上的深度合作和对话,两馆也积极组织学术研讨、公共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使得公众参与也成为交流的方面,拓展交流与对话的维度。

(责编:鲁婧、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