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的人1号》苏新平,250×250cm,布面油画,2010年作
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3年9月14日 下午3时
展览时间:2013.09.15 至2013.09.23
展览场地: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将于2013年9月15日下午3点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著名学者、《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策划,由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展览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二十余件。
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07年以来,苏新平回到个性化语言的实验当中,梳理了早期创作中的一些元素,结合个体经验和表达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整合。所谓个体经验,指的版画方面的长期实践所积累的表现语言方式及方法,比如平面性特质、单纯性构成结构等因素,以及应用油画的材料方面的绘画性的体验与积累;在表达方式上采用放任笔触、颜料的物质性,尊重内心感受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苏新平本人也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指涉着什么,无论是“风景”、“灰色”还是“八个东西”,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
《黑戈壁》 200x80cm 照片、数码微喷 2013年作
施少平《莫非?卵》中国自然地貌项目回顾展
开幕时间:2013年8月24日 下午4时
展览时间:2013.08.25 至2013.09.09
展览场地: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生命是什么?施少平用他的《莫非?卵》系列作品对此进行着阐释。艺术家将潜心一年烧制的3000枚总重逾48吨的实心瓷卵,绽放于北海冠头岭、雅丹地貌、黑戈壁、鸣沙山、甘南桑科草原等这一个个望而生畏的不同地景之中,通过一次次身心体验,在不间断地、有意无意地为自己设置障碍中孜孜以求更有力量的语言。艺术作品因艰险的艺术行为而不断超越,从中获得天人合一的体验。与其说这是一个艺术项目,不如称之为一场以生命的名义与飞沙走石共舞。
作为一位当代艺术的独行侠,施少平的颠狂显然超出了一般的探险者:他将象征着生命的初始与起源、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丽、生命的轮回与重生的3000个“卵子”,毅然投入了静默博大的海洋、神秘莫测的城堡、置入了寸草不生的废墟、开阔肥沃的草原。在如此特殊且迥然的环境里,它们会如何自生自长,如何抗争、如何繁衍呢?是破茧成蝶,重获新生,款款飞舞;还是作茧自缚,被风沙侵蚀,从此销声匿迹? 他就像一位预言家,用3000枚沉甸甸的巨卵,颤动了我们的心弦,掂起了生命不可承受的份量;作品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的无法预测与不可预知性、就在于它所引发的无边的想象,无尽的探讨与无数的可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