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洛阳唐三彩:梦回盛世唐朝--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仿古洛阳唐三彩:梦回盛世唐朝

2013年08月16日08:25    来源:东方今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仿古洛阳唐三彩:梦回盛世唐朝

  ●置身唐三彩的海洋

  梦回盛世唐朝

  三彩陶艺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又以唐朝最为兴盛,故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两宋,其技艺失传的断代史有近千年。经过以国家“非遗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为首的一批民间艺人多年探索,生产出了高仿工艺品“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前身是洛阳唐宝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地处王城公园西门对面的涧东路上。2007年建馆之初,馆长高水旺希望到洛阳地标王城公园一游的游客和到涧东路众多礼品店“淘宝”的人们也能顺路到他的唐三彩高仿品展厅参观参观。

  走进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内,仿佛一脚跨过历史长河走进了盛世唐朝,博物馆地面铺以黑色大理石,作品台以青砖搭筑,馆内每处都弥漫着古风,木雕、仿唐式的房檐,仿唐风的设计铺散在每一个角落,天花板上点缀着的车轮也在预示历史长河车轮滚滚,置身洛阳唐三彩博物馆中,不免让人产生重回“神都”的遐想。

  唐三彩的色彩艳丽,展柜以古朴的原木色为主,以此凸显唐三彩绚丽的色彩。再配以大量照明灯光,让每一个参观者在不同的角度都能领略唐三彩的流光溢彩。

  ●传承制作技艺 传播河洛文化

  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内现有文物真品10余件,以汉代到宋元时期的陶瓷珍品为主,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唐三彩从起源、兴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

  馆内还有高水旺精心制作的高仿唐三彩作品180余件,人物、马匹、骆驼、器皿均有涉及,全面展现了盛世大唐的风采。市民和游客还能通过博物馆中心一个没有封闭的展台参观唐三彩制作工艺流程,柴窑、半成品、模具、釉料……制作流程一目了然。

  虽然400多平方米的展厅有些小,展出的作品也只有百余件,但还是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洛阳唐三彩及河洛文化的场所,这也就是高水旺建立博物馆的初衷了,以博物馆为平台,展示唐三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河洛文明与华夏文明,普及三彩知识,强化人们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不久,洛阳唐三彩博物馆还将再建一个更大的新馆,不仅展示唐三彩工艺品还会用静、动两种方式展现唐三彩的制作流程,市民游客还能动手制作,未来的唐三彩博物馆会以体验式将唐三彩文化传播渗透到每一个参观的人的心中。

  ●倾听“中国马”的诉说

  仔细观看每一种唐三彩,犹如看一本活生生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每一件唐三彩的形制、色彩都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展厅里一件黑色马匹的作品在黄、绿、白三色为主的瓷器中,显得格外显眼。在唐代时期,黑色釉料来自西域,非常稀有,专供皇家贵族所用。该马通体施以黑釉,鞍饰用经典的黄绿白三色加以点缀,马匹鞍饰俱全,雕饰华丽,其体形壮实浑圆,看似是静态,其实马匹肌肉线条刻画得十分清晰,马体向前微倾,肌肉紧绷,看起来似走欲奔。

  这匹《中国马》可谓镇馆之宝了,全国仅有一件真品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而高水旺的这件高仿作品也曾在2010年为其斩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在中国马旁边,41厘米高的三彩啃蹄马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只见三种釉色布满啃蹄马的全身,极细纹开片,造型生动传神。

  这些年,高水旺将我国流失海外的一些三彩艺术品进行复制,坚持在省内外乃至大洋彼岸开展唐三彩展览,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唐三彩这一艺术珍品,继而传播河洛文化。(作者:王真珍)

(责编:董子龙、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