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组数据:1985年,当时中国进口艺术品总值占世界的1%,且几乎所有的进口艺术品都是运往香港的;到了2010年,中国进口艺术品总值占世界的5%,而出口则为3%。
与此数据相对应的是,1985年,美国和英国合计占全球艺术品、古董进口的69%及出口的62%;到了2010年,英美两大市场仍占主导,艺术品、古董进口和出口分别占全球市场的64%和67%。
可见,中国虽然在艺术品销售总额上位居世界前列,但仍是一个区域性的孤立市场,和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关联度很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交易为何竟如此封闭?
业内人士指出,关税过高是导致艺术品进口及文物回流受限的关键所在。中国拍卖协会会长张延华介绍,拍卖成为百年来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拍卖回流的海外文物超过10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有30多件。“但是因为关税问题,造成文物回流渠道并不畅通。”张延华说。
在我国,艺术品被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与奢侈品同属一类。2012年伊始,《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其中规定三类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但实际情况是,6%的关税、17%的增值税(或营业税)和12%的消费税(并非所有艺术品都需要缴纳)等多种税费一经累计,就会使得艺术品进口的综合税率超过30%。而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韩国、俄罗斯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艺术品进口关税均为零,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对艺术品增值税有大幅优惠或减免。
“中国艺术品税率全球最高,从境外购买一件价值1000万元的艺术品,运回国还要缴纳300万元的税费。如此高的税率,基本就使得一件艺术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其国际行情。”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董梦阳认为,高税率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令中国艺术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荡然无存。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指出,尽管与国际一般水平相比,我国艺术品的税率总体偏高,但实际征收效率却比较低。一方面,税率高使得很多艺术品交易尽量寻求避税方式,比如现金交易等;另一方面,艺术市场不规范,导致灰色交易普遍存在。
“由于缺乏固定的价值标准,艺术品经营者常常以低报关价格,甚至托人携带艺术品入关等高风险方式进口艺术品,一件价值1万元的艺术品,艺术机构在报关时往往申报为1000元。”董梦阳说,由于艺术品关税过高,境外优秀的艺术品难以进入国内市场,内地大量的艺术品交易纷纷转移到香港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我国的艺术品进口额只有1600万欧元,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保守估计也有8.1亿欧元。“优秀艺术品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品,也是重要的投资品;增加本国艺术品的储蓄量,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基本艺术政策诉求,所以采取低关税甚至零关税。”魏鹏举说。
长江商学院教授、艺术市场专家梅建平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的交易成本就比较高,如果再加上各种税负,会使得这个交易成本变得更高,不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发展。在他看来,减税对于促进文物回流、国际艺术精品进入博物馆公共收藏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艺术品减税的最大障碍是对艺术品是否为奢侈品的认定上。展览策划人皮力认为,目前征税原则是把艺术品当奢侈品,征税成为调解贫富的手段。但是艺术品收藏性质复杂,不能按奢侈品来,它也有回馈社会的性质。搞清楚这个原则才能谈减税和配套,否则减税只是形式主义。
对此,张延华呼吁“对涉及文化传承的艺术拍品可以研究明确的免关税政策,对关税之外的增值税、营业税等应进行综合考虑,下调税收”,从而改变目前海外回流文物只能靠“肩挑手扛”的境况。
此外,文化保税区的建立,也为中国艺术品交易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对中国而言,目前不具备采用香港地区税收政策的基础条件,但建议在北京、上海等一些艺术品交易活跃的重点城市开展一些税收扶持政策试点,结合保税区的特殊政策优势,重点扶持若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繁荣发展,这将对境外高端艺术品在国内进行交易产生积极影响。”魏鹏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