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缉光向嘉宾介绍藏品。 杨兴乐 摄
新会林缉光艺术博物馆日前预展,共展出林缉光先生提供的展品324件。由于藏品的运输和馆内布展问题,正式开馆时间定为9月中旬,但议论声明显等不及全部展品到位,对于林缉光提供的藏品真假及价值问题,有人一直持质疑态度。对此,林缉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质疑者没有看过我的这些东西就胡说八道,心理上胡猜。”针对“超20亿的价值”的传闻,林缉光表示“没有真正去计算这些藏品的价值”。
个人藏品等于“国宝”?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林缉光个人作品外的295件展品主要有书画、红山文化、瓷器(紫砂壶)、青铜器、鼻烟壶、铜器等。瓷器方面有柴窑、秘色瓷、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各大名窑,元明清各朝精品应有尽有。最引人关注的几件藏品有“大禾人面纹方鼎”、北宋宋徽宗的“南园菊图”、北宋米芾的《万壑幽居鹤来图》等。林缉光介绍,“大禾人面纹方鼎”全国唯一真品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他收藏的真品是从海外觅得;北宋宋徽宗的“南园菊图”是用带颜色的矿物质在浣绢上所作,绘法如油画,若鉴定为“油画”则将改写中国和西洋美术史,油画出现历史时间将大幅推前。林缉光称,他还持有南宋文天祥的狂草“过零丁洋诗”手卷、岳飞“满江红”手卷。
预展仪式上,国务院侨务办巡视员张健青表示:“我觉得这次的文物回归很有意义,我们有很多文物在海外流失,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侨胞将此作为己任,将其送回家乡,其中林缉光就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甄炳禧说:“林缉光先生捐赠的这些国宝价值连城,对于他爱国的高尚情操我衷心地钦佩。林缉光一边在美国经营自己的生意,一边用自己赚来的钱收藏国宝,用一生的财富积累转化成文化财富,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海外华人学习,我也希望有更多像林缉光这样的爱国人士涌现。”
对于林缉光捐赠的这些个人藏品,能否直接定义为“国宝”呢?捐赠文物是否应有权威部门鉴定?业界、专家充满疑虑,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货?
“就登出来的资料和照片,光听名称就知道不靠谱,是非常低劣手段上演的闹剧。这么低级的手段在这么高的阶层形成回应和反响,不仅是骗的问题,也是文化认知缺失造成的,背后还有各种利益,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物捐赠。”艺术品经纪人、北京正观堂总裁梁晓新对此次捐赠曾强烈质疑,称新会当地政府使用公共财政为林缉光个人兴建博物馆,就应该对公众有一个交待,究竟这些藏品的文物价值和级别如何。“这需要专业鉴定机构来做,而不是林缉光个人说了算。”他认为新会区以一个博物馆的代价,换来一批假货赝品,将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我不否认可能是完全出于爱国心,也不反对当地收藏这样的文物。”一名不愿具名的国家级文物专家表示,如果林缉光捐赠品是真品,对当地多了一个正面教材,如果是赝品则是反面教材,“总之都能促进公众关注文物事业、文化事业,经过鉴定后是赝品,也能给各地政府都提一个醒,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新会区政府出资2400多万建馆
据悉,林缉光艺术博物馆不算地皮在内,新会区政府共出资约2443万元,而馆名加“艺术”二字,反映当地政府的疑虑。人们在肯定此次捐赠行为体现出了一个老华侨对故乡的爱的同时,不少人对藏品的身份提出了异议:捐赠的藏品由谁来“验明正身”?
据新会当地一名操办林缉光艺术博物馆事务的人士透露,对林缉光藏品真实性的质疑,新会区政府并非没有耳闻,在操作过程中也多有考虑。如该博物馆最初就想叫作林缉光博物馆,但后来还是加上了“艺术”二字,因为即使存在工艺仿品不具有文物价值,也会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这样可避免风险。
不少受访者说,不应否认林缉光的爱国心,“实际上博物馆并非赢利项目,林缉光也没有借此项目向政府索要补偿”。有政府部门官员向记者表示,新会区政府花费近2500万元兴建博物馆,即使林缉光项目最终泡汤,博物馆也可改为他用。
对于这一说法,一些业内人士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房子好盖,藏品难收,在没有弄清楚捐赠藏品底细的情况下,就先盖好了房子,这颠倒了主次关系,既不利于博物馆的发展,也有损相关政府部门的形象。艺术评论人士牟建平认为,博物馆的藏品应该在博物馆创立之初就被相关文物部门验明正身,如果出现了“假货展览”的现象,应属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认为,地方博物馆的建设应该更加关注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没必要都盯着“国宝”,“中国地大物博,像广东这样地处岭南的沿海省份,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尤其是新会,作为国学大师梁启超的故乡,更是有一定的历史底蕴。这样的地方建博物馆,无论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都应该关注地方特色,展示地方文化,总结地方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而现在恰恰相反,地方政府一心只想着建博物馆带来的政绩形象,并且言必称‘国宝’,以搜集展示珍稀藏品为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很容易掉入一些社会上的文化陷阱的。”
然而,藏有新会本地文化特色藏品的新会博物馆和梁启超故居等地,平时也是门可罗雀,同样未能引发市民的兴趣。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