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现代名家>>钱绍武
人民网>>书画>>正文

学贯中西 磅礴大气:钱绍武其人其书印象谈

2013年03月26日16:47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阵秋雨过后,天气格外清爽。汽车在高速路上驰奔着,几经辗转,我们来到京郊昌平的一处庄园。推开铁门,一片庄稼映入眼帘。雨后的庄稼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在微风中着露轻摇,似乎是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挥手致意。步入庭院,矗立在庄稼里的几尊人物铜雕出现在眼前。它们栩栩如生、各具神态,与田园风光和谐共处。我们不禁感慨,艺术与自然在此处竟如此天衣无缝般的融为一体。这就是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钱绍武先生的寓所。

“欢迎欢迎”——老先生声若洪钟的说道。但见他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硬朗清健,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不愧为“笑仙”,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钱绍武先生。钱绍武出身江苏无锡的名门望族钱家,国学大师钱穆、著名学者钱钟书便是他的族叔伯。一般人都知道钱先生在雕塑界是当之无愧的泰斗,但却不知他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有着非凡的造诣。我等有幸聆听了钱老的从艺生涯,尤其是其对书法理解的高见,使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敝人有感于钱老学贯中西的才华和其艺术作品的磅礴气势,特著此文,以飨读者。

“三字经”是一般蒙学所习。我是从“孝经”和“大学”学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个八九岁的儿童跪在小垫子上,大声的背诵着“大学”,旁边坐着一个老先生监督他背书。老先生姓杨,年逾七旬,是清末拔贡,也就是准备进贡给皇上使用的优秀秀才,他是这个小孩的姨公。小孩正是钱绍武,出身江苏无锡的大户人家,其父亲是北大赫赫有名的英文教授钱学熙。抗日战争爆发后,钱学熙在四川重庆帮著名学者熊十力翻译著作,因脾气不相投,钱教授便举家迁回老家。钱教授不愿给汪伪政权效力,更不愿儿子钱绍武在日本开办的小学读书,便将他寄居在杨家姨父的家里,自己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从那以后,钱绍武便跟着姨公学古文,四年的光阴冉冉而过,钱绍武已经背熟《四书》、《五经》,以至于十二岁的钱绍武开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用毛笔给父亲写信也是通篇文言文,以至于朋友看了都误以为是钱绍武的爷爷写的信, 钱绍武的母亲深为忧虑,儿子变成小古董,以后怎么谋生?于是钱邵武又回到父母的身边,先是被接到上海,开始学习英文,尔后,又随父母赴京。

每逢上午,在北大的“英诗课”上,总有一个年纪轻轻的旁听生,他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欧洲诗歌,陶醉在优美的诗意中…….这个旁听生就是钱绍武。原来钱学熙教授回到北大任教后,钱绍武因为没有学历不能上学,只能当旁听生。他上午在北大旁听,下午则跑到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听课。而此时,他的英语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水平。后来,没有学历的钱绍武参加北平国立艺专的入学考试,因徐悲鸿先生的赏识,以入学考试第二名录取。至此,钱绍武才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他倍感珍惜,在校期间刻苦用功,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得以留校任教。两年后,钱绍武参与留学苏联的考试,美术学院几十人的竞争中,他脱颖而出,被送往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

“老老实实学中西所擅,堂堂正正立一家之言。”钱邵武一语中的,简洁而又凝练的概括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苏联学成归来,就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继续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工作。《大路歌》、《杜甫像》、《江丰头像》等一系列雕刻作品,奠定了钱邵武在雕塑界的地位;而《论人物肖像性格的刻划》、《赏心论》、《雕刻之美》等文论的发表,标志着他在理论方面的成熟。这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先后担任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又被聘为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现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常设小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长、中国城雕全国艺委会顾问、中国美协雕塑委员会顾问等职务。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步入中央政治局会议厅,举头可见《泰山颂》横幅悬挂于东墙。《泰山颂》曾作为1994年江泽民主席为19位上将授衔的场地背景。此幅作品气贯山河、磅礴大气,且一笔一划无不入木三分,犹如“金刚杵”凿在墙壁中留下的痕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细而观之,方知此大作虽是一气呵成,但细微处却各不相同,仿佛看到书家“心电图”般的跌宕起伏。敝人猜想能写出如此气势的书法,且能悬挂于京西宾馆红墙内者,必是非凡之人。观其题款,“钱绍武”三字印证了我的猜想,不由暗喜不已。钱邵武在雕塑界的泰斗位置是无可置疑的,他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亦是了得。

谈及“心电图”,必然要重点介绍钱绍武的“一笔画”书论。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钱绍武综合多年的教育和研究心得,提出了书法是“一笔画”的新论。鉴于钱先生书论新观点的提出,是对书论的一种创新,故将其一笔画整理如下。就书法而言,很多书家认为书法的核心是线条,但他则认为,中国书法只有笔法的概念而没有线条的概念,严格意义上讲,线条指的是对事物轮廓的概括。而对书法的评价,以前多从“用笔”方面品评,所以看到一幅好的书作时,人们常说用笔不错。因此,书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在于遵循“一笔画”的原则。所谓“一笔画”就是指,一笔下去见分晓,不得涂改,这一笔正是书家发自内心的表现,就像书家的心电图一般。而这些一笔写下来的线条都能表达书家的心情,我们会从其字里行间,感觉出书家的喜怒哀乐。如果说德国是音乐的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音乐,因为这是他们寄托灵魂的方式;那么中国就是书法的民族,人们的喜怒哀乐是通过书法来表达,而其核心在于用笔,一笔下去就把感情倾注其中。

中国文字的特殊性是每一笔下去都是有法度的,书法是有规范的,因此可以学习继承。所以我们就发明了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练习方法,就是书法一笔下去就不能改,不能像油画一样巧妙的涂抹。而这种“一笔画”的境界,只有大书画家在心情很顺畅的时候才能自然流露出来的,但是我们却用这个极高的标准去要求刚练习书法的小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心和手是连在一起的,正如音乐的旋律一般,也是心情起伏的表现,中国书法就是要达到这种境界。甚至可以这样说,通过一个人的字能看出这个人的寿命的长短和官位的高低,就是基于这种不能改的原则,这也是书法家“心电图”的体现。

众所周知,初学者写字是要一笔一笔的去写,是用第一笔体会第二笔的方式。因此“一笔画”的原则还有一个哲学的因素,就是潜能因素,也就是潜意识的因素。古代伟人的庞大诗篇就是潜能因素的发挥,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不知从何解释,更不要说形成什么理论。直到19世纪,才有学者对此作出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潜能和显能两种因素,潜能是主要的,比如一条河的流向是固定的,上面会因为风起浪,河流的流向就是潜能,风浪就是属于显能。就书法而言,潜能是重要因素,正如怀素的一首名诗《代素论》“心手相师意转奇,诡形怪状翻相宜。有人若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这说明古人已经发现潜能因素,却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就如中国画里的笔意关系一样,互相启发和指导。艺术是两种因素构成的,就是潜意识和显意识。所以说,艺术具有浪漫主义因素也有古典主义因素,既有潜意识因素也有显意识因素,既有传统因素又有创新因素。又如郑板桥所说:“风中之竹不同于墙上之竹,墙上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胸中之竹又不同于纸上之竹。”最后一句话太重要了,重要在于到纸上之后的千变万化,所有偶然性的东西都在上面了,到了纸上之后就变成另外一个系统了,都是长出来的,是横竖、宽窄、虚实都是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就是书法从第一笔产生第二笔产生第三笔的原理,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节奏变化,这种构成是临时性的长出来的,这和作者的修养程度和审美趣味是大有关系的。而这种修养和审美趣味是要长期熏陶的、是不自觉的、是自然安排的、是临机应变的、是自觉和不自觉的结合、是传统和创新的结合、是浪漫和古典的结合、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也是潜能和显能的结合。总之,“一笔画”原则蕴含了中国所有艺术的精华,这也是书法艺术代表中国艺术的核心所在。

那天,敝人同钱绍武先生在其寓所座谈,闲暇间目光总是不自觉移向悬挂于中堂的那幅书法作品。到后来,我索性对着它看了半天,我简直痴迷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见到庐山的瀑布,触景生情,一首《望庐山瀑布》脱口而出,并且流传千古。读李白的诗令人不禁遐想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看钱先生亲笔书就的《望庐山瀑布》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看着那雕石练龙般的笔墨,就似乎看到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让人产生一种银河从天倾斜而下的幻觉。

对于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古人早已有结论,那就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纵观《望庐山瀑布》,笔墨灵动,笔法纯熟精到,书家多用中锋行笔,筋骨彰显,正如著名画家黄苗子对钱绍武的评价:“雕石练龙真神力,戏海游天法自然。非醉素,非张颠、我凭我手拨心弦,当其下笔惊风雨,霹雳横空欲破天。”书家笔力遒劲,如“锥划沙”,又如“屋漏痕”。结体四四方方、雍容大度,具有较强的碑帖融合的特色,故显得极为雄强浑厚,而又不失流畅、潇洒。章法在随性中显得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尤其是书家大胆采用行草来书写心中庐山的瀑布,如痴如醉,震撼人心。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书家宽阔的胸怀和不凡的气魄,那磅礴气势仿佛是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

日薄西山,京郊昌平在夜幕中显得更为静谧,庄园外的水渠响起蛙声一片。访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三个多小时,钱绍武先生依旧那么健谈,丝毫看不出倦意,他兴致越来越高,也许是听到门外的蛙声,他笑着说:“时间不早了吧,谈的这些够你写篇文章了吧?”我们赶紧起身告辞,汽车在夜幕中奔驰,想起先生出门前的那般体贴,心里荡漾着一片温暖。

(责编:任文(实习生)、鲁婧)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