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靠什么“吸金”--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超级英雄靠什么“吸金”

查  理

2013年01月24日11: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影视作品中的蝙蝠侠、蜘蛛侠、超人等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高票房。近日有消息称,2013年又将有5位漫画英雄“回归”大银幕。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2年,好莱坞共制作了62部超级英雄电影,占好莱坞总产量不到1%,但它们的市场份额超过10%。那么,这些超级英雄如何在漫画中诞生?经历过哪些发展?当超级英雄们从漫画跃到大银幕时,为何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吸金”能力?

与时代变化同步

漫画史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克拉克·肯特诞生于1938年,这个速度比子弹快、力气比火车头大、能跳过一幢大楼的大个子被设定为外星人——一个来自堪萨斯乡下的氪星人。当神话般的英雄来到读者所处的时代,且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一登场就受到了热捧。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出版商们出了大批跟风超人的漫画书,布鲁斯·韦恩、史蒂夫·罗杰斯等人通过高科技、核辐射、变异乃至被雷劈等现代原因成为了蝙蝠侠、美国队长这样的超级英雄。

珍珠港袭击事件后美国参加二战,超级英雄迎来了他们的好时代。因为战争的原因,超级英雄题材的漫画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漫画,各家公司的英雄们也顺应时代要求“参加”二战,美国队长就是一位冲在最前线的战士。同时,因为漫画书便携、廉价、易读的特性,超级英雄们成为了前线美国大兵的最爱,于是,千万册漫画书和各种军用物资一起运往前线。可以说,超级英雄们陪伴着美国人一起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是超级英雄漫画的黄金时代。

二战结束,大兵们回到故乡。此时的人们厌倦了战争,超级英雄们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爱情、青春、喜剧、侦探、犯罪、恐怖等类型的漫画成为读者的新宠。上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成为战后美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博士所著的《诱惑无辜》罗列了漫画书的种种罪状,认为是漫画书教坏了孩子们。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家长和田纳西州参议员的支持,国会召开了关于漫画出版的听证会。

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是成立了漫画行业自律的分级机构Comic Code Authority(CCA)。CCA对漫画内容提出多种限制,爱情、犯罪、恐怖、侦探、历史等离现实生活近的漫画很容易踩到红线,超级英雄漫画反倒成了最安全的题材,加上电视的出现对一些类型漫画产生了冲击——看电视里真人演绎的爱情、侦探、历史故事总体来说比看漫画更真实生动。

随着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社会风气逐步开放,不受CCA限制的地下漫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出版商胆子也开始大起来,逐渐在超级英雄漫画中融入更多的元素——青春、爱情、 喜剧、侦探、犯罪、恐怖乃至各种社会问题,比如蜘蛛侠中的青春爱情戏,蝙蝠侠是侦探犯罪题材,绿灯侠和绿箭侠中出现了毒品和种族问题……其他类型漫画在衰落的同时又在超级英雄漫画中重生了。

从漫画到影视作品

电视机诞生不久就出现了超级英雄的电视剧,但这些剧集的影响力仅限于美国,而且由于电视制作模式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也难以经得住时间考验。早期超级英雄电影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一部引起反响的超级英雄电影是1978年理查德·唐纳执导并参演的《超人》,该片在美国票房超过1亿美元(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曾引进过并引起轰动)。之后,《超人》又拍摄了3部续集, 除了第二部之外,其余的基本可归入“垃圾片”。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漫画出版商从英国挖进大量人才给美国漫画界注入新鲜血液,再加上如弗兰克·米勒等本土新势力的崛起,使这一时期的超级英雄漫画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漫画内容更加黑暗、现实,英雄们会受伤、会死,惩罚者等反英雄角色也能走红。与此相比,超级英雄影视作品则像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这一时期有代表意义的漫画改编电影是1989年蒂姆·波顿的《蝙蝠侠》,这也是蝙蝠侠的第一部电影版,在当时超级卖座;1992年,波顿又拍了续集《蝙蝠侠归来》,虽不如前集卖座,但依然好评如潮;第三部和第四部则由乔·舒马赫导演。同时期,在电影界风生水起的是在漫画界知名度不高的《黑衣人》里的耍宝二人组J和K。

2000年,布莱恩·辛格执导的《X战警》以7500万美元的投入换回接近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掀起了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的狂潮,该片采用的CG特效制作也为超级英雄电影建立了全新标准。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前《超人》系列和《蝙蝠侠》系列也相当成功,但并未构建出一种涵盖电影类型、计算机特效美学、全球推广模式、衍生品开发等诸多环节并且统治暑期档的“超级英雄电影经济学”。

2002年,山姆·雷米导演的《蜘蛛侠》在北美获得了4亿多美元的票房。票房的诱惑力加上电影拍摄技术成熟以及超级英雄可以缓解好莱坞的剧本题材荒等原因,电影公司终于决定发力挖掘超级英雄漫画这个金矿。2003年,好莱坞一口气推出了《夜魔侠》、《绿巨人》、《X战警2》等好几部超级英雄电影,均成为捞钱的得力干将,这证明了蜘蛛侠的成功并非偶然。于是,神奇四侠、钢铁侠、蝙蝠侠、超人、艾丽卡、绿灯侠、康斯坦丁、金刚狼、雷神、美国队长、惩罚者、守望者、幽灵刺客、地狱男孩、幽灵骑士等一大堆超级英雄云集大银幕,票房胜多败少。最终,组团“作案”的《复仇者联盟》在2012年带来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最高潮。

电影票背后的产业链

除了在票房上“攻城略地”之外,来自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还有着极强的周边产品开发潜力。对整个“超级英雄产业链”来说,电影作品好似火车头,只要它一开动,带来的人气和广告效应就会带动漫画、音像制品、玩具游戏、服装文具、食品、日用品、主题公园等相关产品的开发,这些周边带来的收入已远远超过票房收入。

另一方面,超级英雄电影又可以源源不断地推出续集,以此带动周边产品长期热卖。电影《超人归来》中,制片方在超人的腰带上加上了一个“S”的Logo,这是之前从来没出现过的设定,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华纳是在打这个腰带周边产品的主意。

原本只在美国流行的漫画超级英雄因为电影的影响力而成了全球银幕超级英雄。30多年前,我们只知道超人;20多年前,大家知道了蝙蝠侠;现在,蜘蛛侠、绿巨人、钢铁侠、X战警等在中国也开始家喻户晓了,今年5月将上映的《钢铁侠3》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与之相关的产品也开始在中国捞金,此外,复仇者联盟代言京东、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了蝙蝠侠、绿灯侠的漫画。

7部《蝙蝠侠》、5部《X战警》、5部《超人》、4部《蜘蛛侠》……漫画英雄们还将拍摄很多续集,只要有利可图。正如有人感叹,从漫画改编出来的超级英雄电影真是迷人又烦人,因为本质上体现的是娱乐产业过度逐利的特性。

(责任编辑: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