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现代名家>>张世彦
人民网>>书画>>正文

从自然到绘画的空间转换

张世彦

2013年01月24日15:2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得益于不同的自然观、绘画观和观照方式,中国人和欧洲人把自然空间中的物象和现象转换至绘画空间中时,采取了各种不同或类同的样式和方法,创造了各种不同风貌的绘画作品。

  中国人对自然空间中的可视物象,采取游动的观照方式。目光不断地移动,身体不断地走动。面对着同一对象,抬头看、低头看,左边看、右边看,近处看、远处看,前面看、后面看,此时看、彼时看。

  中国人在二千年前已有壁画实例,把从左右和上下几个位置观照所得的屋顶、檐下、左侧、右侧的印象集中描绘在同一建筑物上。八百年前,古代的中国山水画家、学者郭熙提出了“三远”的主张。 “高远”,描绘抬头仰视所得印象。“深远”,描绘横向移步所得印象。“平远”,描绘纵向移步所得印象。

  二千年间中国众多民间画家、壁画家、文人画家和宫廷画家,在营造绘画空间的方面创造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平摊变位”的方法系统。

  平摊变位,有些像制作植物标本。把一束花压扁摊平,使侧面格局的花朵、叶子变成正面格局,使原本排列在前后的纵的方向上的枝叶改变位置,转移到上下左右的横的方向上。

  画中相邻的各形象之形状和姿态采取穿插挪让、你进我退的势态,互相之间避免重叠遮盖。相邻的各形象进一步靠拢连接成一体,使用一条共用线。个体形象自身的形状和姿态动作的特征充分显示于外缘轮廓上,避免自身各局部之间的重叠。远处和近处的形象作上下或左右排列,体量和清晰度一致,甚至可以出现近小远大的图形。线群的方向依自然空间中的实体状态作平行排列,避免出现聚焦成角排列。把不同视点所得印象组合于同一画面中。

  这种目光移动、人身走动的观照方式,和把异位异时所得印象集合于同一画面的表现方式,在画面上营造了二维样式的绘画空间。这种样式的绘画空间开阔而密实,便于储存丰富的信息。这样的绘画空间对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所有角落实行开放,各处细节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刻画,致使读者的视线能够无障碍地自由巡行全画,获取直观的信息。面对画中同一对象,来自各种不同位置的多样印象,使读者的审美获得满足。

  中国人创造的这个系列的样式、方法和能力,运用在二维平面形态的画面中,是对绘画载体的静态属性的机巧突破,和对平面属性的有力强化。

  中世纪的欧洲人观照自然空间时,立足在固定的位置上,截取最佳瞬间中的形状、色彩,以及它们的静态位置和组合的最美视觉印象。欧洲人认为,绘画应恪守自身的机能和优势的范围,描绘它最适宜的对象,即静态的形、色和静态的位置差异。于是,在几百年的古典油画和壁画中,把定位定时所得的静态印象,刻画得精致入微,使静态的位置差异在绘画空间中得到了最佳表现。

  欧洲人创造了一套精微、周到而有效的“纵深幻觉”的方法系统。

  使画中各形象在大小、长短、宽窄、清晰度和冷暖诸方面形成适度的渐次变化的排列,来制造远近的幻觉。使画中各形象之间互相重叠遮盖,来制造前后的幻觉。使自然空间中原本平行排列的线群,在画中作向焦点集中的成角排列,来制造纵深的幻觉。用光影的明度渐次变化,和色彩的冷暖渐次变化,来制造个体形象的体积、质量以及重量的幻觉。视觉的幻觉使静态差异由自然空间向绘画空间的转换得到成功,从而营造了三维样式的绘画空间。

  借俯视、仰视、远观、近观时因视点位置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心理反应,在画中制造广阔、崇高、激扬、散淡等各种情感效应。借纵深和体积的差异,在画中制造明确的主次关系。如此,画中空间的营造,已经与绘画艺术的深层情感和理念的传达诉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纯的表层技艺和审美效应的炫耀。

  画面中纵深和体积的视觉效应逼真令人信服,使三维样式的绘画空间具有一种宽泛的亲和力,足以令文化背景和审美理想大相径庭的读者,都能在漫不经心之间进入画境。从而十分有利于画家向读者施加特定情感和理念的影响。

  欧洲人营造的这种纵深空间,是对绘画载体的静态属性的认同和对平面属性的突破。

  中国人把大自然中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和运动的形式通体叫做“宇宙”。“宇”指无限空间,由高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展拓无尽的系统,是物质立足存身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宙”指无限时间,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中国古代文化从一开始就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一个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作品所描写抒发的对象,一向既栖身在大跨度的时间延续中,也栖身在大幅员的空间展拓中。中国的壁画和各类民间绘画也一向在描写自然空间中静态的物象和现象的同时,还十分热中于描写头尾完整的故事情节。

  为表现自然空间中的动态现象和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演进过程,中国人创造了“全程排列”的方法系统。

  中国人先把整个时间进程分解成若干个连续的瞬间或情节,形成若干个小画面,并逐一排列于全画的适当位置上。这种排列呈有序状态,通常与画面边框的走向发生关系。沿边框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排列、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排列、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排列,或沿边框四

  周作回旋兜转的排列。在壁画中还可以依墙面和建筑空间的转折来作相应的布置。

  各瞬间或情节的小画面之间,要布置对各时间单位既能分割又能衔接的手段,使各单位之间既有清楚分明的界限又有一脉相承的串联。这手段通常是同一手段。有时是与主题有一定关系的次要形象:山川、草木、云气、楼阁、家具、点景人物等,使其为左近两旁的各单位共同使用;有时是含义和性格模糊因而适应面宽泛的几何图形或抽象的机理纹样;或者索性是能引发无限遐想的空白。

  对这里诸多小画面的排列要实行有效的次序引导。首先是在其中突出最先的或最重要的瞬间和情节单位,在位置、体量、组合等方面制造醒目效果,使其具有强有力的视觉优势,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视觉关注。如此,读者才有可能在庞杂的画面上循序渐进地读遍全画,而不至于造成绘画资源的浪费。

  中国人用这样的样式、方法和能力,从容不迫地描绘了时间演变的全过程,营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维样式的绘画空间。在绘画作品中表现了与空间成分纠合成一体、相依并存的时间成分,是对绘画艺术的静态而平面的载体局限的突破。这也是绘画空间对广袤无垠的自然空间实行完善开发的重要一步。

  与中国人不同,欧洲人在古典油画和壁画中几百年来恪守着的艺术理念,认为形色及其静态位置差异才是绘画空间表现对象的正宗。但人类视野中每个静态位置差异都是动态差异的一个因子。栖居于变化、发展中的自然空间中,欧洲人不曾对时间成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置之度外。

  为表现自然空间中诸种物象在早晚、先后的进程中的变化,欧洲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智慧,创造了另一种“集中联想”的方法系统。

  首先在进程中精心选择能够承前启后的或饶有意趣的戏剧性瞬间,将其固定到画面上。再用一些形状、动作之类的细节,暗示此前的事件始初和此后的事件收尾,或比喻时间形象,为读画人提供可视的联想依据。

  欧洲人对于时间过程的机巧表现,营造了欧洲特色的四维样式的绘画空间。这种营造,出发于对画面载体静态属性的局限的认同和服赝,完成于在制约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绘画艺术自身的潜在优势,结束于为读画人开辟了激发想象的预留空间,增加了追寻根底的鉴赏兴趣。

  自然空间中还有另一个成分,这是由人类精神世界中无时不在的思考和感动所形成的心理空间。这里存蓄和泛滥着人类的宽泛深刻的思维和真切激越的情感。人类一切文化艺术活动一向以此为主要的素材内容,并以揭示其中真谛为己任。载体呈静态和平面形态的绘画艺术自然概莫能外。

  自然空间中存在于同一位置和瞬间中的单体图形和图形群,在绘画空间中直接复制,直白平实传达某种感动或思考,常有所见。而流传已久的中国壁画和各类民间绘画——画像石、年画、书籍插图等,还习惯于把异地异时观照所得的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布置在陌生的位置上,使这些图形释放出另样机能和潜在生命,常常能出人意料地传达出崭新的情感和理念。近百年的欧洲现代主义的一些流派,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美洲的壁画,世界各地流行的漫画、广告画等,也广泛使用这类的样式和方法。

  古代的中国人和和现代的欧洲人为营造这种表现心理成分的五维样式的绘画空间,创造了“遥接”的方法系统。

  遥接是把自然空间中不相邻的若干物象在绘画空间中布置于相邻的位置。

  各图形在画面上并置一起,靠近而不搭接。一个图形的一个局部分压叠了另一图形的一个局部,图形之间或覆盖、承受,或穿插、缠绕,或交叉、通透。一个图形巧妙而严密地嵌进另一个图形的轮廓结构之中,或某个局部置换另一图形的相应局部,拼合成新的图形。各图形的外部邻接,如能借助形象的姿态动作、特殊的构图技巧或者谐音之类的非图形因素发生有机而巧妙的联系,就会出现耐人寻味的位置和组合。

  表现心理成分的五维样式的绘画空间,常常导致鉴赏中的变异效应。非同既往习见的位置和组合引起惊异增加乐趣,诱使探究奥妙。迷离恍惚的含义指向,产生见仁见智的多义解读诠释。

  平面而静态的绘画艺术,在表现了自然空间中的静态位置差异和动态位置差异之后,又把隐秘的心理活动变成可视图象,从而为绘画空间拓展了新的疆域,绘画空间的结构因而完备坚挺。这是人类艺术行为的潜在能量在绘画领域中的充分释放。

  对于自然空间中的静态位置差异,中国人和欧洲人分别采取了“平摊变位”和“纵深幻觉”的方法,营造了二维和三维的绘画空间。对于自然空间中的动态位置差异,中国人和欧洲人分别采取了“全程排列”和“集中联想”的方法,营造了四维的绘画空间。对于自然空间中的心理活动,中国人和欧洲人共同采取了“遥接”的方法,营造了五维的绘画空间。在营造绘画空间的艺术实践中,中国人和欧洲人各自作出重要贡献。这当然是世界绘画艺术的多元格局中弥足珍贵的重要成份和支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就和遗产。

  2005-05-09  初稿

  2005-06-28  二稿

(责编: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