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现代名家>>陈忠志
人民网>>书画>>正文

求索的思考

陈忠志

2013年01月24日14:1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一) 个性与共性

  问题提出似乎有点荒唐,构造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是个性,构造艺术生命的价值是个性,艺术作品赖以生存、发展、以至永恒的也是个性。它可以无极限的张扬,它远不同于大宇类物的循环,更从本质上区别于实用商品,这是人类艺术史验证了的。

  在真真实实确认个性价值的同时,几乎很少有人提示过共性的必要与存在,很少有人把个性与共性看成事实上成功艺术不可缺一的矛盾的统一体。共性被忽略了,甚至被排 斥了。

  其实个性、个性特征、个人风格式样的生发,首先是作者、画家精神世界的产物,是画家认知世界(我们的历史、时代环境、全球概念以至土壤文化、专业技巧……)后,在主观世界酿造的酒,真实的个性离不开一系列大环境的冶炼。君曾否见过艺术现象中颇有点新异的某些现象,然在异域那边却可以找到它的轨迹,只是嫁接了远离本土的根。又可从另一个视角看,不难发现,即使没有受到污染的儿童画,在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其面貌,也有许多相似的语言符号。三十年代有三十年代的儿童画,九十年代有九十年代的儿童画。这是否可以说:其相似之处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离不开画家当代的时空气息,这个大环境、大气息,构成了人们相互可以理解、可以认知的沟通渠道。

  个性鲜明的程度,品质的优劣,取决于画家、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大小。个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而是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制造自我,这种自我,我称之为单细胞培养。为怪而怪,为逆而逆,为破而破,为少数专家捧场,以怪夺人,也许能博得少数人一时的喝彩,却反以怪离人。就是说,画家发出的“个性”信息,没有和接收的大环境接轨,也就没有或极少为多数人所认知。曾有一个音乐会上的节目,打破了有序的节奏与韵律,演毕掌声寥寥,这是否意味:表演者失去了自己的舞台,从尴尬中被遗弃? 画家失去舞台,是什么涵义?

  一切艺术个性,若脱离开作为社会人自我的心灵,其显现值充其量是短暂的。

  自古有“曲高和寡”说,我想未必尽然。唐诗宋词,其曲高乎?和者寡否?《红楼梦》、《聊斋》等古文学作品曲高乎? 和者寡否? 芭蕾舞、交响乐、曲高乎? 和者寡乎? 晚周帛画《夔凤图》、《韩熙载夜宴图》曲高乎? 和者寡否? ……这许多艺术杰作,以其极高的品格世代相传,成为经典之作,传世之作。

  艺术创作要突破惯性难能可贵,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突破惯性与为怪而怪有着本质的区别,见怪称高也未必可取。有许多大师,其作奇异怪野,惊魂夺魄,那是一种精神品格的创立,一种勇气的开拓,一种厚积喷发,不失为经典。作品既要有陌生感,又要给人愉悦感,既要有浓浓的风味,又不能有腐臭,既要与众不同,又要与众共识,与众不同和与众共识并非水火不相容,但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只是做到一点与众不同并不难,或只当群众尾巴与众共识更不难,难在二者之统一,个性不偏格,共性不落俗。不应把千人一面倾向,迎合世俗低格调的东西模式化,划圈称派,把苍白肤浅的东西视为共性,画主旋律就是硬邦邦的图解,甚至以大众文艺为幌子打出写真实的派别,既抹杀个性,也让共性降到庸俗最低度。

  当代有“转型”学说,“转型”是何概念? 恐怕每个人理解都有差别,过去有叫改革开放。改革也好,转型也好,总离不开观念形态,材质转换,语言符号,风格视野…… 我想,从传统中,旧文化积淀中转化为只有21世纪新形式,新内涵的艺术,而不是把现有的、传统的、外来的精华进行糟贱。转型应是有序的,比传统理念更高要求的,多数人可认知的,和现代科技、经济时代的前卫合拍的。个性与共性,像地球的两极,构成大宇的整体,即使完全与传统决裂的个性,也必须有时代的共性。

  (二) 个性与模式、个性风格与个人面貌

  每当观展,无需检名,开卷即辨为某君之作。就今日美术而言,这是否是一种逃避行为? 是否雷同于商品性质?

  古往之,确乎例子不鲜。板桥之竹,石涛之石,四王之山,道子之鬼神…… 各有其个人面貌。究其因,并非画家刻意踞守阵规而为之,是他们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生活环节、特定职务所限,应该和今天的模式化倾向划开一道界线。

  自打出“个人面貌”一说之后,不少人即从题材、材质、笔墨语言、造型手法等一系列给自己强化为一种固定模式、反复循环,把画家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称之“有个人面貌”,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区:把个性与个人面貌模式等同起来了。

  李小山曾说过中国画的末日穷途,在某种含义上是有他的道理,除了宏观上指因袭成风之外,不能说与这种模式化无关。在西方,除了极少数如盎格尔的作品之外,很少有这种模式化存在。

  今日中国画家有自己最广阔、最自由的感受天地,有自己多元的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有才华、有激情的画家,不应把自己圈在一个极贫乏的趣味、极狭小的范围之中,不为题材而题材,不为符号而符号,不为面貌而面貌。你独立的创造,是来自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独特感受,怎能抹杀得了。

  前时有某生展示没骨人物画,有人说颇似我的绘画手法,你未固守,被人拿去了。我才恍然悟出“个人面貌”说的价值。对其忠告,我却不以为然。这叫因小失大,生活中有许多瑰丽的火花,闪烁夺目,有待捕捉,我能视而弃之吗?日本有句格言,称“一日一案”,恐怕不仅指科技发明。毕加索、凡高、达利等许多外国艺术家,石鲁、罗尔纯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不是都没有模式、而又极富生命力、富有创造性的画家吗?

  个人面貌与个性,是表与质的关系。个性的质在人生历程中是活的,可变的,发展着、运动着的。因此,个人面貌就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因质的运动深化使“表”显得更加鲜明多样,把个人面貌作为固定的模式往返重复,那就太遗憾了! 把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也就错了。

  (三) 我的艺术追求

  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是我的追求,除了不可避免的商品性质需要外。对于自己的过去,也尽可能地不重复,重复的风格式样让人总有点厌倦,这是我的作品无定格的特征,没有固定的个人面貌,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画的基因,中国画的气味,中国画的韵律。我的模式是要传承,但不同于古人;要吸取,但不同于洋人;要时代气脉,但不同于大潮;要有法,但又无法。

  崇尚写意,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可以是写意的,想象构成的题材更是写意的,因为它不是生活的本来式样,不是客观本来的面貌,但又不是闭起门来的空想,是一种境界,是有来自许多间接生活,来自许多姐妹艺术的灵性。音乐、舞蹈、诗歌、戏剧……把音符变成凝固的点线,把休止变为空白,把音色变为冷暖;舞姿的奔放或含蓄,变成笔墨倾泻或凝练的指使;诗的韵律,造就画的气韵,不着之处,即使落虚,亦感实而不空。大象无形,是主客体碰撞的火花,不全是具象,也不全是抽象。

  (四) 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的统一

  艺术形式是个性的迸发,精神内涵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血脉,也就是我追求的目标。

  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本是艺术创造中不可分割的机体,也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表里一致,表里统一,是事物构成的定律。

  座右铭

  把风格模式固定化,其实是一种商品概念,绝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师。

  只有不断地变体发展,向文化品位攀登,才能保持永恒的艺术生命。

  中国画和所有学科一样,像金字塔构筑,其综合素质的底座越宽,其塔尖则越高。

  中国画艺术既要个性,又要共性,才能成为经典。

  文化的主旋律是时代特征的共性,民族特征的个性。

(责编: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